虞美人 · 今宵

· 黃永
今宵好景誰同坐。月與卿和我。我愁卿病只高眠。丟下一庭明月、煞堪憐。 迴廊寂寂懷人處。月也丟人去。待他人共月圓時。好與花前長醉、合歡卮。
拼音

注釋

虞美人:原爲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名。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爲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四句,皆爲兩仄韻轉兩平韻。 迴廊:曲折迴環的走廊。唐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詩:“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合歡卮:舊時婚禮,新婚夫婦合飲的酒杯,象徵合歡偕老。

賞析

這首小令與《溪南詞》中絕大部分的詞作一樣,都表現出作者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所持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擾,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心境平和,淡泊自然。這與黃永因奏銷案而被罷免後產生的人生豁達態度有很大關係。藝術層面上採用景理結合的手法,表達出理趣和情趣。平淡的語言中也透露出巧思,形成作者自己的清淺淡雅的獨特風格。

黃永

黃永是清初詞人,與陳維崧、董以寧、鄒祗謨時合稱“毗陵四子”,字雲孫,順治十二年進士,官刑部員外郎。黃永《溪南詞》以日常生活爲主要題材,語言清淺淡雅,與內容相得益彰。藝術手法上以化用典故爲住,其思想受老莊理論影響較大。這與其十八年因奏銷案罷歸還鄉有莫大的聯繫。《溪南詞》中用了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格式,其中長調、小令居多。《溪南詞》中的長調大多作於中年放廢之後,不僅存留數量較多,且具有明顯的向稼軒詞學習的痕跡:在內容上,多表現壯志銷磨的憤懣,以悲慨豪放爲主要風格;同時,又寫有許多農村詞,並在詞中表現出諧謔的一面;在寫法上,大量用散文句法字法和經史典故,具有稼軒“以文爲詞”的特點。這些都是黃永長調詞中“稼軒風”的明證,從中正可窺見清初“稼軒風”在詞壇重振之一斑。 ► 1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