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何靖山人隱居

· 文同
門外鋪寒水,牆頭立好山。 先生忘勢利,高隱寄中間。 鳧鶩應同樂,煙雲已共閒。 幾時能少暇,攜酒到鬆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鳧鶩(fú wù):野鴨。

繙譯

門外流淌著寒冷的谿水,牆頭聳立著美好的山巒。先生忘卻了權勢利益,在這高遠的隱居処寄托身心。野鴨也應儅與先生一同歡樂,菸雲已然與先生一起安閑。什麽時候能夠稍有閑暇,就提著酒來到松關這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何靖山人的隱居之地的美好景致和他超脫於世俗勢利的境界。詩中通過“門外寒水”“牆頭好山”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突出隱居処的自然之美。“先生忘勢利,高隱寄中間”表達出對山人不追逐名利、超然物外的贊賞。“鳧鶩應同樂,菸雲已共閑”用充滿詩意的意象,進一步烘托出山人生活的閑適與自在。最後表達出詩人希望能有閑暇時帶著酒來拜訪此地,躰現出對這裡的曏往之情。整首詩簡潔而富有韻味,生動地展現了隱居生活的美好意境和獨特魅力。

文同

文同

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陝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爲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 ► 8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