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挽妻父號道者

· 李呂
里閈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東牀。 修容方喜超賓館,奠雁翻成舉酹觴。 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 諸郎頭角多餘慶,褒贈行看爲顯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里閈(lǐ hàn):里門,代指鄉里。
  • 玷(diàn):使有污點,這裏指成爲女婿。
  • 東牀:指女婿。
  • 修容:修飾容貌,這裏指準備迎親。
  • 奠雁:古代婚禮,新郎到女家迎親,獻雁爲贄禮,稱「奠雁」。
  • 酹(lèi)觴(shāng):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 鐸(duó):大鈴。

翻譯

在鄉里都推崇您是品德高尚的好人,我沒什麼才能卻有幸成爲您的女婿。 正歡喜地準備到賓館去迎親,可沒想到奠雁之禮竟變成了祭奠的酒觴。 傍晚的鐘聲飄蕩着,心中徒留遺憾,酸楚的風吹來,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您的兒子們都很優秀,這是多福的表現,對您的褒獎和追贈會讓您的名聲得到顯揚。

賞析

這首詩是代人悼念妻子的父親——一位號道者的作品。詩的開頭表達了對岳父的尊崇以及自己成爲其女婿的幸運之情。然而,接下來的詩句卻急轉直下,描述了原本應該是喜慶的迎親之事,卻因岳父的離世而變成了悲痛的祭奠,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凸顯出詩人內心的哀傷與遺憾。詩中通過「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這樣的描寫,將悲傷的氛圍渲染得更加濃郁。最後,詩人提到岳父的兒子們都很出色,相信對岳父的褒獎和追贈會讓他的聲名得以顯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對逝者的慰藉和對其後人的期望。整首詩情感真摯,層次分明,通過對比和情景交融的手法,深刻地表達了對逝者的悼念之情。

李呂

宋邵武軍光澤人,字濱老,一字東老,號澹軒。李純德子。幼學於從父李鬱。年四十棄科舉,縱覽百家,尤留意《通鑑》。孝宗淳熙六年見朱熹,遂爲講學之友。教人循循善誘。學甚富,尤深於《易》。有《周易義說》、《澹軒集》。 ► 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