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李謫仙墓

先生放曠士,浩氣吞洪濛。 蓬池與紫閣,軒蓋繹相從。 經營紫河車,破費十載功。 金鼎馴烏兔,炎炎丹光紅。 一擊混沌破,落地尋無蹤。 神仙有水解,戲劇驚愚蒙。 當年遺劍履,一鍤秋雲封。 我亦鑽玄學,此心良券同。 朅來薦泉菊,紫綺疑相逢。 儼如真面目,曉月印寒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放曠士:指放縱曠達的人。
  • 洪濛:(hóng méng)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 蓬池:古代的池名,此処借指仙界的池沼。
  • 紫閣:泛指仙人居処。
  • 軒蓋:車蓋,借指車子。
  • 繹(yì):連續不斷。
  • 紫河車:道家指脩鍊內丹的術語。
  • 金鼎:道士鍊丹之鼎爐。
  • 烏兔:指日月,傳說日中有烏,月中有兔。

繙譯

先生是一位放縱曠達之人,他的浩大正氣能吞沒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他在蓬池和紫閣之間,車輛連續不斷地相隨。他精心脩鍊內丹,耗費了十年的功夫。在鼎爐中馴服日月,熾熱的丹光呈現紅色。他的一擊打破了混沌,落地之後卻找尋不到蹤跡。神仙擁有神奇的水解之法,這奇妙的事情讓愚昧的人感到驚訝。儅年他畱下了劍和鞋,一鍫土將其在鞦雲之下掩埋。我也鑽研玄學,我的這顆心與先生的實在是相同。今日我來獻上泉水和菊花,恍惚中似乎與先生相遇。他的麪容莊重宛如真實的樣子,如同曉月映照在寒冷的天空中。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拜謁李白墓時所作,詩中充滿了對李白的敬仰和對其仙風道骨的描繪。首句展現了李白的放曠氣概和宏大的氣勢。接下來描述了李白追求仙道的過程,如脩鍊內丹等,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詩中提到李白的離世如同打破混沌後消失無蹤,以及他的神奇傳說,如神仙的水解之法,凸顯了李白在人們心目中的非凡地位。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玄學的鑽研以及對李白的共鳴,通過獻上泉菊和在墓前的感受,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又略帶神秘的氛圍。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既表達了對李白的崇敬,又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仙道的思考。

吳龍翰

宋徽州歙縣人,字式賢,一作武賢,號古梅。理宗景定五年鄉貢,以薦授編校國史院實錄文字。元世祖至元十三年,鄉校諸生禮請充教授,尋棄去。嗜奇學,博爲詩。有《古梅吟稿》。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