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函報林十,適又渡海,歌以寄之

· 洪繻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霧裏。霧山一一高,君視等鴻毛。 航海一去尋樂土,溫陵舊是晉時浦。晉人攜家江畔居,當時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猶儼然,城郭襟海帶雲煙。憶昔傖荒已千載,得君羈旅又三年。 今年臺地烽偶熄,君潛渡海問田宅。山川雖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跡。 得君詩函報君書,君已不滯迴風裾。一帆波起隨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廬。 望君在何處,天長迷海曙。一紙擱山中,無由追日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荊棘據。聞君挈眷欲重來,嘆息故巢難去去! 作短歌,小名署是「棄生」,甘執御。從今富貴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辭詩卷人間著! 作詩與子且自吟,淚滴青山猶昔心。
拼音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