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樑子嘉先生歸粵長歌

· 洪繻
西風海上來,江湖秋已疏。天涯遠遊子,日色冷菰蒲。 蒲帆天外去,忽忽浪花粗。行客悲不已,遠望絕平蕪。 故鄉在何處?回首水雲區。嶺南近如何?未得一紙書。 衣錦滯他方,富貴亦唏噓!況爲失路人,不如歸鄉閭。 我送先生行,欲挽先生裾。先生昔來時,臺海金湯如。 班生從戎幕,曾見海氛袪。維時法蘭西,遂爲強弩餘。 兵氣倏忽消,輻輳紛舟車。先生半隱宦,拓地開菑畬。 臺陽富山海,山人亦足魚。先生於山中,永以愛吾廬。 誰知浩劫興,割地等商於。欃槍無人掃,千里爲邱墟。 先生攘袂起,有憤不得攄。朝廷有子蘭,枉哭申包胥! 倉皇戎馬間,南北行趑趄。越海去復來,囊橐無宿儲。 不見漢衣冠,所遇多駏驉。關津不易過,寄跡嗟籧篨! 當年華屋處,再過無人居。伏莽時時起,十室九室虛。 滄海揚塵後,無復返其初。先生長太息,決計問歸途。 君家粵東路,地即古番禺。亦曾遭英夷,奪去海膏腴。 伊昔林文忠,至死三嘆籲!有計不得行,謀國誤奸誣。 虎門鑄大錯,籌策至今紆。茫茫五虎洋,萬國來揶揄。 汪、黃今再生,遺禍遍海隅。粵海雖粗安,虢亡行及虞。 今日廣州潮,輪舶環郡郛。山海失巖阻,黔首其攣拘。 君歸亦何樂,聊爲妻孥娛。我思禍亂中,素志不可渝。 祖生中流楫,氣足吞羯奴。西夷侮我甚,謂我無良圖。 瓜分指中夏,囊括鼓嚨胡。我笑夷人眼,咫尺見糊模。 豈識中華勢,衰乃盛之符。君歸求黃石,慎保千金軀! 見說粵西嶠,勝、廣已蠕蠕。草寇啓漢、唐,此豈爲之驅! 可憐兵燹災,到處無或殊。君地與毗連,曷勝望蒼梧! 滔滔鬱林水,須慮走湛盧。官軍成鉛刀,不足張威弧。 我輩何從計?不禁碎唾壺。時事且勿悲,請爲君歌呼! 去年見君面,一拜識眉須。嶙嶙聳傲骨,迥異風塵趨。 逢人輒面質,不爲時俗諛。詩文在正聲,瑰異過璠瑜。 我讀「釣龍歌」,高調入雲衢。稽康廣陵散,不道今未無。 有作皆唐調,絕不爲喁籲。傷時生感喟,杜詩與淚俱。 平生復蕭索,閱歷貔生貙。愧我非終童,未能棄關繻。 空送先生去,不共先生徂。秋風吹遠道,落葉客身孤。 東西馬首瞻,悵惘失朝餔。遙遙滄海上,帆片有云鋪。 一去難復逢,望君眼亦枯!粵山千萬重,君去飛舳艫。
拼音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