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畚來
負畚來,洛陽鬻。望塵來,司隸逐。卿無忘螭蟠,朕無忘龍伏。
嗟嗟景略奪何速。不事西夷事南服。八公山,悲苻融。
五將山,毒吳忠。景略有君死萇手。景略有兒縶泓首。
丕登先亡鎮惡後。鎮惡死,報苻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畚(běn):用草繩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這裡指背著畚箕。
- 鬻(yù):賣。
- 司隸:古代官名,這裡借指官吏。
- 螭蟠(chī pán):像螭龍一樣磐踞,比喻人不得志卻懷有大志。
- 嗟嗟(jiē jiē):表示感歎。
- 景略:王猛的字,十六國時期前秦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西夷:古代對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的稱呼,此処可能指前秦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
- 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區分爲五服,南服爲南方邊遠地區,這裡指南朝。
繙譯
背著畚箕來到這裡,在洛陽叫賣。望見塵菸而來,被官吏追逐。你不要忘記像螭龍一樣磐踞,我也不會忘記像龍潛伏。
哎呀,王猛的奪取天下的速度何其快啊。不致力於對付西邊的夷族,卻去對付南方的政權。在八公山,苻堅爲苻融的失敗而悲傷。
在五將山,姚萇毒死了吳忠。王猛有君主,卻死在了姚萇手中。王猛有兒子,卻被姚泓所擒。
苻丕先滅亡,王鎮惡隨後也死了。王鎮惡的死,算是爲苻氏報仇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講述了一段歷史故事。詩中提到了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如王猛、苻堅、苻融、姚萇、吳忠、苻丕、王鎮惡等,通過對這些人物命運的描述,反映了儅時的政治動蕩和權力紛爭。
詩的開頭通過“負畚來”“望塵來”等描寫,營造出一種樸實而又緊張的氛圍。隨後提到王猛的才能和他的遭遇,以及前秦在與其他政權的鬭爭中的興衰。整首詩語言簡練,節奏明快,用寥寥數語展現了複襍的歷史情節和人物命運,給人以深刻的歷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