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沈子培方伯寒林坐臘圖謹用原韻即送方伯東歸

倉書以來五千年,怯盧恐在羲炎前。磨磚畫石鍥草木,物論自爾紛雲煙。 觀其大歸亦寂寞,皆求形化而登仙。可知人身足厭患,百家對此同相看。 韋馱雄豔出南紀,本隨大梵來三禪。金頭兩衆迭相繼,紬繹道妙稍完全。 鵂鵑夜出得五頂,勝數兩宗炎與寒。其他偏至出奇怪,同思度世殷痌瘝。 雙林晚開具衆妙,生老病死爲因緣。浮塵聚沫稱意說,排除小果捐人天。 衆生同業故同病,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相周旋。留惑潤生本宏誓,甘就脆薄捐精堅。 先生故是應化者,天龍推出橫相牽。談經說劍偶然事,爲與五濁相纏綿。 況當火宅逼萬苦,化城何必非人間。我生廿載侍瓶鉢,收拾樗散加鐫刊。 慈思恨密禪恨放,寶山終見空手還。披圖恍若見前世,徑欲往叩空山關。 斜陽不語歸鳥寂,流水自去石自頑。再三彈指不出定,欲往從之衆業繁。 湛湛長江去,東去無由延。寒潮歸壑江岸迥,明山未上銜山圓。 機輪曳響入寥泬,塔燈隱樹猶巑岏。結茅他日定何處,得毋圖中萬壑千峯巔。 蓴鱸自有無窮意,豈獨拈花有別傳。
拼音

夏曾佑

夏曾佑,字穗卿,錢塘人。光緒庚寅進士,改庶吉士,歷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師雜詩》。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