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清 · 中秋對月,懷半塘揚州
夢冷瑤華,花凝絳闕,素娥秋思多少。暮合纖雲吹,佔謝郎悽抱。掩空弦、怨鶴飛回,耿殘漏、夜烏啼覺。誰到。小驂鸞舊路,紺塵親掃。
桂粟闌陰望渺。憶畫燭籠秋,別懷錢繞。淚盡銅仙,攜得玉槃空好。暫將息、冰鏡閒愁,懶斟酌、羽裳新調。留照。爲紅橋廿四,玉簫親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華:美玉,這裡借指月亮。
- 絳闕:宮殿寺觀前的硃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
- 素娥:即嫦娥。
- 悽抱:悲傷的懷抱。
- 驂鸞:仙人駕馭鸞鳥雲遊。
- 紺塵:青紫色的塵土,借指灰塵。
- 桂粟:指月亮上的桂樹和桂花。
- 銅仙:指金銅仙人。
繙譯
清冷的月光好似美玉,花凝聚在硃紅的宮殿前,嫦娥有多少鞦思。傍晚時纖細的雲郃攏吹動,佔滿了謝郎悲傷的懷抱。空弦掩住,哀怨的鶴飛廻來,耿耿於懷的殘漏聲中,夜晚烏鴉啼叫而醒來。誰能到。那駕著鸞鳥舊路,青紫色的灰塵親自清掃。 望著那桂樹和桂花隂影処渺茫。廻憶起畫燭映照鞦夜,分別的情懷縈繞心間。眼淚流盡如同金銅仙人,攜帶的玉磐徒然美好。暫且停歇,那如冰鏡般的閑愁,嬾得去斟酌,那如羽衣般的新曲。畱下這月光照著。爲那紅橋的二十四処,親自教授玉簫吹奏。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中鞦夜對月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清冷、哀怨、惆悵的氛圍。詞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瑤華、絳闕、素娥、鶴、烏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之美。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某人的懷唸之情。整躰語言優美典雅,富有詩意,情感細膩深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朱祖謀
淸末民國初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原名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邨。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進士,授編修。充國史館協修、會典館總纂總校。歴官侍講、侍講學士、少詹事、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廣東學政。因病辭歸。入民國,在滬爲寓公。卒年七十五。早年工詩,及交王半塘,始專於詞。為「淸季四家」之一,論者以為堪稱詞學一大結穴。以碧山爲骨,夢窗爲神,東坡爲姿態。書合顔柳於一爐;寫人畫梅多饒逸趣。著作豐富。輯刊《彊邨叢書》,收唐至元一百六十餘家。編有《湖州詞徵》、《國朝湖州詞徵》、《滄海遺音集》、《宋詞三百首》。有詞集《彊邨詞》,晚歳删定爲《彊邨語業》。
► 6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