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蒼山
註釋
- 點蒼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因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
- 譎(jué)詭:奇異,奇怪。
- 葉榆:古縣名。
- 蠻獠(liáo):舊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 中郎:官名。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
- 滇(diān):雲南的別稱。
- 金馬碧雞:傳說中的神物,後爲雲南昆明的代稱。
- 僰(bó)道:古縣名。
- 蒙段:指南詔的蒙氏和大理國的段氏。
- 六詔:唐代位於今雲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
- 磈礌(kuǐ lěi):高低不平貌。形容心中不平。
翻譯
點蒼山有十九座高峯,像是截斷青天直透天際。傲然雄踞在九州之外,眼底還能看到西海顯得那麼渺小。空中的仙人在做着玉的遊戲,水官騎着銀色發亮的龍。難道沒有云篆守護着蛟龍嗎,望盡那如美玉般的樓閣架在縹緲間。姿態奇異各不相同,萬幅丹青描繪出奇巧景象。山上有天河向下垂掛,常常能看到雲中騰飛的怒爪般的形狀。山腳綿延插入葉榆數百里,鱗片像活的一樣誇飾着珠玉耳環般的環抱。點蒼山的神在夢裏對我說,你來看山爲何這樣草率。這座山歷經幾次世間的變遷,獨自佔據西南管轄着蠻夷之族。漢代的中郎隨意地拿着檄文,打破滇地竊取辭藻。於是讓這裏的名字在中原顯露,金馬碧雞也來祭祀禱告。蜀中的丞相也多事,想憑藉天威發動征伐。南方人從此不用打仗,荒遠的異族哪裏還知道天寶年間的事。鮮于李宓胡亂用兵,二十萬大軍如閃電般被清掃。還說有豐碑記載着鄭回,哪裏還有殘詩去尋找賈島。從此僰道生出荊棘,用玉斧劃分疆土建立城堡。蒙氏段氏居然依次自尊爲大,六詔的煙雲塵埃難以考證記錄。常常有人來憑弔蹤跡,山依舊青蒼可人們卻容易老去。只有古老的雪照亮天邊,冰冷的魂魄怎堪去爭窈窕之態。誰能從五嶽中去詢問真形,致使邊遠荒僻之地親近猿鳥。我剛對山靈說夢話笑談,世事無端地分辨黑白。中原戰場有成千上萬個,荒草滿地讓人分不清昏曉。心中的不平在人間澆也澆不盡,像雲夢澤一樣的心胸還有壯志未酬。不如像喝醉後又睡醒一樣,懵懵懂懂不用滋生紛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點蒼山的雄偉奇譎之景和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相關的歷史變遷與人事更迭。詩中既寫出了點蒼山的高聳壯觀、姿態各異,又述說了此地在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與諸多故事。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如漢代中郎、鮮于李宓等,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世事的滄桑變化。同時,用「人易老」與山的恆久形成對比,表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作者甚至將點蒼山的情境與中原的戰亂等相聯繫,體現出一種對世事複雜與無奈的感慨,也透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不願被世事煩擾的心態。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深遠,融合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富有豐富的內涵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