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粉團:類似現在的糰子,一般用糯米粉製成,是端午時節的傳統食品。
- 菰(gū)黍:即茭白裹的黍米,也就是糉子的古稱 。
- 族:聚集。
- 仙術昌陽:菖蒲的別稱,舊時民俗,端午節有在門上掛菖蒲以辟邪的習俗,昌陽被視爲能驅邪的仙藥。
- 灩(yàn):形容水滿溢的樣子,這裏指昌陽泡在酒裏,使得玉樽裏的酒看起來滿盈盈。
- 角弓:形狀像牛角的弓,通常是兒童玩耍用的小弓。這裏說的角弓是端午節宮中兒童嬉戲射箭用的。
- 兩宮:指太上皇、太上皇后。
- 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唐朝的鼎盛時期,這裏用開元盛世的繁榮安泰來形容當時兩宮歡宴的祥和氛圍。
翻譯
盤中擺滿了粉團和糉子,旁邊還有泡着菖蒲的美酒玉樽。小孩子們拿着角弓玩耍,因射中了目標而得意炫耀。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歡宴一堂,宮中祥和歡樂的氛圍彷彿回到了繁榮的開元盛世。
賞析
這首《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描繪了端午節宮廷中的歡樂場景。開篇「粉團菰黍族金盤,仙術昌陽灩玉樽」一句,通過羅列端午特色食品和用品,如粉團、菰黍和昌陽泡製的美酒,展現了宮廷節日飲食的豐盛精美,渲染出濃厚的節日氣氛。 「小小角弓誇射中」描繪了宮中兒童在端午佳節玩耍角弓並射中目標後得意洋洋的童趣瞬間,爲畫面增添了活潑歡快的氣息,也暗示出宮廷生活的悠閒娛樂內容。最後「兩宮歡燕似開元」將畫面由具體的場景描繪昇華到一種宏大的氣象,用「開元」這一盛世年號來類比當下宮廷中太上皇與太上皇后歡宴的和樂情景,不僅表達出對宮廷生活美滿祥和的讚美,也流露出對於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期許,整首詩風格清新自然,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宮廷端午遊樂圖,傳達出積極歡快的情感。

周必大
宋吉州廬陵人,字子充,又字洪道,號省齋居士,晚號平園老叟。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授徽州戶曹,累遷監察御史。孝宗即位,除起居郎,應詔上十事,皆切時弊。權給事中,繳駁不避權幸。後任樞密使,創諸軍點試法。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進左丞相。光宗時,封益國公。遭彈劾,出判潭州。寧宗初,以少傅致仕。卒諡文忠。工文詞,有《玉堂類稿》、《玉堂雜記》、《平園集》、《省齋集》等八十一種,後人匯爲《益國周文忠公全集》。(⊙《攻愧集》卷九四神道碑》
► 900篇诗文
周必大的其他作品
- 《 陳正仲 》 —— [ 宋 ] 周必大
- 《 同前 》 —— [ 宋 ] 周必大
- 《 遊廬山舟中賦四韻 》 —— [ 宋 ] 周必大
- 《 聞西省賞酴醾芍藥戲成小詩奉簡泰之侍講舍人年兄並以丁香橄欖百枚助筵卻求殘花數枝 》 —— [ 宋 ] 周必大
- 《 楊子直祕書以一詩送小兒歸省又一絕及平園花木校文苑英華並次韻發笑 》 —— [ 宋 ] 周必大
- 《 和范至能舍人農圃堂韻 》 —— [ 宋 ] 周必大
- 《 去年會慶節初定上壽儀敕差翰林承旨今樞密洪景嚴攝殿中監執酒盞予攝少監以酒注於盞既而準故事權停此禮但拜表 》 —— [ 宋 ] 周必大
- 《 次韻江州林黃中上巳日會邛州劉侍郎梓漕任直閣於庾樓 》 —— [ 宋 ] 周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