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怨越調
問春爲誰來、爲誰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陽芳草,此恨年年相觸。細履名園,閒看嘉樹,藹翠陰成簇。爭知也被韶華,換卻詩人鬢邊綠。
小花深院靜,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歸來,風絮亂吹簾竹。誤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勞頻卜。但門掩黃昏,數聲啼鴂,又喚起、相思一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調:**古代音律中的一種調式。
- **匆匆太速:**形容時間過得非常快。匆匆,急忙的樣子;太速,太快 。
- **爭知:**怎知。
-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也常常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這裏指春光。
- **鬢邊綠:**指代烏黑的頭髮。人衰老時頭髮變白,「綠」表示年輕時頭髮烏黑髮亮。
- **旋:**隨即,立刻。
- **文姬:**本指蔡文姬,這裏借指思念之人。
- **勞:**憂愁。
- **頻卜:**多次占卜。古人通過占卜來預測吉凶禍福、事情發展等,此處指多次占卜以瞭解心裏所想之事。
- ****啼鴂(tí jué)**:**即杜鵑鳥,也叫杜宇、子規。在古詩文中常作爲淒涼、哀傷的象徵。
翻譯
想問一問春天,你究竟是爲了誰而來,又是爲了誰而去,爲何這般匆匆忙忙,消逝得如此迅速。看那流水帶走落花,夕陽映照着芳草,這種時光匆匆、美好易逝的遺憾,年年都觸碰着我的心頭。我漫步在有名的園林裏,悠閒地賞看那些美好的樹木,它們枝葉繁茂,鬱鬱蔥蔥,形成了一片片濃密的樹蔭。怎知道,這大好春光,也漸漸地將詩人鬢邊的黑髮,替換成了白髮。
在小小的、深深的庭院中,靜謐無聲,我立刻拿來清酒,獨自唱起新譜寫的曲子。可是那燕子卻不再歸來,風中的柳絮紛紛揚揚,隨意地吹拂着簾子和竹子。思念的人兒啊,就像蔡文姬一般,長久地凝望遠方,滿心的憂愁只能頻繁地通過占卜來排解。到了黃昏時分,只能輕輕地掩上房門,此時傳來幾聲杜鵑鳥的啼叫,又勾起了我滿心的相思之情 。
賞析
這首詞以惜春爲線索,抒發了詞人內心複雜的情感。上闋起筆便以對春天來去匆匆的疑問,表達出時光易逝的感慨,借流水落花、夕陽芳草等常見意象,強化了歲月無常、美好短暫的惆悵,而遊園觀賞樹木時發現青春不再,更是進一步將這種情感落到了自身容顏的變化上。下闋場景轉換到幽靜小園,詞人借酒消愁、自歌新曲,然而燕子不歸、風絮凌亂,營造出孤寂、凌亂的氛圍,以蔡文姬自比,突出思念的深切與迷茫。黃昏時分,杜鵑鳥的啼叫將這種相思之情推向了高潮,通過環境氛圍的層層渲染,詞意深婉,細膩地傳達出詞人對時光、人生和愛情的多重感悟,整首詞情景交融,情感含蓄深沉,充滿了古典詩詞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