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紅 · 登蓬萊閣有感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寒沙,茂林菸草,俯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鬆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負他,秦鬟妝鏡,好河山,何事此時遊!爲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譯文
步入幽深盤曲的小路,正是雲黃天淡,殘雪的寒意未休。一曲澄澈鏡湖,映襯出水淺澎寒的槽瘦,牆垣破敗的蘭亭,茂林修竹叢生衰草,盡籠在輕煙的悽柔,—仰一俯之間,千古歲月悠悠。年歲已晚,飄零的足跡越行越遠,不知何處是盡頭。能有誰與我,遠遁人世的離亂,同泛五湖的一葉扁舟?古老的石級旁,倒掛枯鬆的斜悠,山崖背陰處佈滿蒼苔斑駁的老朽,一片悽清的景色,引起唏噓感慨的清愁。
回首事,孤身飄泊天涯,家鄉小路,只在魂魄牽繫的歸夢中,幾回魂飛西浦幾番淚灑東州。可如今歸來故國的山河故園的思念像王粲登樓的悲哀感受。惹人愛憐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對鏡湖弄妝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卻蹂躪於他人之手,舊地重遊爲什麼偏在這個時候!噢,爲我喚來那鏡湖邊的疏狂酒徒,我要與他一起吟詩縱飲消解一懷深重的煩憂。
注釋
一萼紅: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八字。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有北宋無名氏詞,因詞中有“未教一萼,紅開鮮蕊”句,乃取以爲名;平韻始見於南宋姜夔詞。
蓬萊閣:舊在浙江紹興臥龍山下,州治設廳之後,五代時吳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誇於樂天詩》“謫居猶得近蓬萊”得名。
步:登上。
鑑曲:鑑湖一曲。《新唐書·賀知章傳》“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鏡湖即鑑湖。
茂林:指蘭亭。王羲之《蘭亭序》:“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俯仰:又作“俛仰”。《蘭亭序》“俛仰之間,已爲陳跡。”
五湖舟:范蠡事,見《國語·越語》。
磴(dèng):指山路,石級。
崖陰:山邊。
幾:幾度,幾次。西浦、東州:作者自注:“閣在紹興,西浦、東州皆萁地。”
王粲登樓:王粲於東漢末年避亂荊州作《登樓賦》雲:“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負:辜負。
秦鬟(huán):指形似髮髻的秦望山,在今紹興東南。樂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妝鏡:指鏡湖。
狂吟老監:即指賀知章。《舊唐書·賀知章傳》:“知章晚年尤加縱誕,無復規檢,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祕書外監,遨遊里巷,醉後屬詞,動成卷軸,文不加點,鹹有可觀。”此言安得有如賀監其人者,與之吟詠銷憂;表示懷念友人的意思,亦是虛說。李白有《對酒憶賀監》,詩二百首,又有《重憶》詩。其《重憶》雲:“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本句意略同。
序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是一首南宋時期周密所寫的詞。作者登臨古閣,觀景傷情,懷古傷今,抒發亡國之痛、邦國之思。詞寫得委婉含蓄,勁氣內蘊,充滿對故國的眷戀與痛惜之情。
賞析
陳廷焯《詞則》:“蒼茫感慨情見乎詞,雖使清真、白石爲之,亦無以過,當爲草窗集中壓卷。”
戈載《宋七家詞選》:“盡洗靡曼,獨標清麗,有韶倩之色,有綿渺之思……於律亦極嚴謹。”
周密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落籍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任義烏令(今年內屬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爲“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著述繁富,對保存宋代杭州京師風情及文藝、社會等史料,貢獻很大。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42000餘卷,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1500餘種。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 598篇诗文
周密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眉嫵 · 戲張仲遠 》 —— [ 宋 ] 姜夔
- 《 一萼紅 · 二首 · 其一 》 —— [ 清 ] 端木埰
- 《 一萼紅 · 讀小譜花影詞卷感題 》 —— [ 清 ] 姚燮
- 《 一萼紅 · 寧園紀遊,用石帚韻 》 —— [ 清 ] 郭則沄
- 《 一萼紅 · 夏雨初過,小園夜坐,次石帚韻寫懷 》 —— [ 清 ] 郭則沄
- 《 一萼紅 · 訪香山團城。乾隆時金川蕩平,閱武策勳於此 》 —— [ 清 ] 俞陛雲
- 《 一萼紅 · 紅梅 》 —— [ 清 ] 俞慶曾
- 《 一萼紅 · 秋海棠 》 —— [ 清 ] 姚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