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 商調

莫倚能歌斂黛眉。此歌能有幾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聲須記得來時。 苦恨城頭更漏永,無情豈解惜分飛。休訴金尊推玉臂。從醉。明朝有酒遣誰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斂黛眉斂(liǎn),收起;黛眉,青黑色的眉毛,古代女子常畫眉爲黛色,這裏表示女子皺眉,形容憂愁的樣子。
  • 更漏永更漏(gēng lòu),古代夜間計時工具,這裏指夜晚時間漫長;,長。
  • 金尊,同「樽」,酒杯,指貴重的酒杯。

翻譯

不要因爲自己擅長唱歌就無緣無故地皺起眉頭。要知道這支歌又能有幾個人真正理解其中深意呢。日後倘若在花前月下再相逢。一定要重新彈奏演唱,可一定要記得如今歌裏傳達的情意啊。

深深埋怨城頭報時的更漏聲如此漫長,時光無情,它哪能理解人們離別的哀傷。不要再推辭美酒而只是輕撫玉臂,不妨盡情一醉。因爲到了明天,即使有酒,又有誰陪我共飲呢。

賞析

這首詞以離別爲主題,情感真摯而細膩。上闋開篇勸人不要無端皺眉憂愁,似乎暗示着這歌聲背後有着不被常人理解的愁緒。預想他日花前月下重逢,叮囑對方記得此刻歌聲情誼,體現出對未來重逢的期待與珍惜。
下闋則直接抒發離別之痛,埋怨更漏漫長,無情時光不懂得珍惜離別之人。「休訴金尊推玉臂」勸人莫要拒絕美酒,要一醉方休,而結句「明朝有酒遣誰持」陡然一轉,想到明日無人共飲,更添孤苦寂寞之感。全詞在時空交錯中,將眼前的離別之愁與未來的孤獨預想巧妙融合,情感層層遞進,語言質樸中盡顯深情,勾勒出一幅充滿無奈與悵惘的離別場景畫卷 。

周邦彥

周邦彥

周邦彥,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爲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爲“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爲“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 2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