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偕龔梓材邑宰遊白雲洞在東陽城西十里

平生雅有看山癖,爲訪名山遍縱跡。 此邦山勢倍巍峨,雙峴八華翠環積。 甑峯之陰深復深,有洞甕然雲滃白。 我來春雨初霽時,溪水潺潺亂郊陌。 山隈曲徑畫圖開,正奮足力忘休息。 忽驚兩岫排碧空,擘破玉龍五千尺。 噴雪霏霧逞奇詭,倒海奔濤自雄特。 白日渾訝風雨來,當頭幻作金鐵擲。 清盈貯成瓊玉盆,玲瓏長掛珠璣壁。 觀水須窮水之源,彳亍峯巒奮杖策。 絕頂山勢復嶙峋,腳底鳴濤走霹靂。 飛瀑竟接石乳泉,一竅晶瑩通地脈。 偶然鬆火試石銚,虎跑惠泉不能敵。 我聞有宋多隱逸,手把漁竿謝徵闢。 又聞明季張太傅,鑿半月池藉遊適。 遂初洗得此心清,尚志奚爲萬乘易。 況是先儒讀書處,佳話堪鐫一片石。 君子所重去故鄉,理學文章炳今昔。 何幸先達竟萃此,景行高山兩樹得。 客言勝地不虛來,供奉瓣香藉親炙。 否則雅事續東園,終古名區開講席。 桃花半塢蒸霞紅,鬆老千株映嵐碧。 年年佳氣滿山林,涵碧翠微見顏色。 我是金華後世人,已慚名氏食舊德。 襆被來此或夙緣,願誅衡茅處山側。
拼音

許傳霈

許傳霈,清道光二十三年生,上虞人,宦遊杭州等地。曾爲東陽鄉試考官(《一誠齋詩集》中有《襄校東陽縣試卷事竣柬梓材》),嗜篆刻、擅金石考據,有詩名。嘗與汪葦塘、施衡甫(繼常,曾考考證漢三老碑出土地)諸公結詩社,唱和不斷,一時風流。平生詩詞彙爲《一誠齋詩存》傳世。《海寧州志稿》其爲原撰,於海寧地方史志有篳路藍縷之功。 ► 6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