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南郊看桃過友成、崇正兩書院遺址感賦

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瓊玉。 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 溪水送好香,潺潺來斷續。 空山空無物,三椽鋪老屋。 草深狐兔眠,樹枯鸇鷹逐。 村嫗懶不知,門外飯脫粟。 瓦礫埋殘碑,褰裳從頭讀。 知是古梵宮,緇流競托足。 有明鄭長官,崇正樂教育。 東望石洞遙,西顧八華綠。 葉許此中興,名義良不俗。 修葺相接踵,苕溪費博學。 祔以孫石臺,祀事衣冠肅。 何經百餘年,山靈額頻蹙。 巍巍西峴峯,終古掛鳴瀑。 唐宋峙二亭,涵碧與水樂。 劉郎大小蘇,題句爭誦熟。 地脈毓秀奇,興廢常往復。 所期賢有司,不讓前賢躅。 鼓吹有六經,便是此山福。
拼音

許傳霈

許傳霈,清道光二十三年生,上虞人,宦遊杭州等地。曾爲東陽鄉試考官(《一誠齋詩集》中有《襄校東陽縣試卷事竣柬梓材》),嗜篆刻、擅金石考據,有詩名。嘗與汪葦塘、施衡甫(繼常,曾考考證漢三老碑出土地)諸公結詩社,唱和不斷,一時風流。平生詩詞彙爲《一誠齋詩存》傳世。《海寧州志稿》其爲原撰,於海寧地方史志有篳路藍縷之功。 ► 6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