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瞞:曹操的小名。
- 青史: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爲青史,這裏指歷史。
- 贖蔡文姬:曹操花重金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文學家蔡邕之女。
- 楊德祖:即楊修,字德祖 ,才思敏捷,因多次揣測曹操心意,後被曹操忌恨殺害。
- 賦詩橫槊:曹操曾在江邊橫執長矛賦詩,這裏形容曹操有英雄氣概。「槊」(shuò),古代的一種兵器。
- 賣履分香:曹操遺囑中說要將自己剩餘的香料分給妻妾,又提到讓她們學會做鞋子去賣 ,充分反映出他溫情的一面。
- 疑冢:傳說曹操爲防止死後陵墓被盜掘,設七十二處疑冢。
- 佳城:指墳墓。
翻譯
曹操的心思實在難以看透,歷史對他早就有了確定的評價。他贖救蔡文姬顯露出朋友間的情誼,殺死楊修則是出於對其才名的忌憚。他橫執長矛賦詩盡顯英雄豪邁之氣,遺囑分香賣履又流露出兒女般的柔情。他築起七十二座疑冢,讓人不知道哪裏纔是他真正的葬身之地。
賞析
這首詩從多個角度對曹操這一歷史人物進行了評價。開篇點出曹操心思難測,但歷史有其評判標準。頷聯通過「贖蔡文姬」與「殺楊德祖」兩個典型事例,展現了曹操性格中重情義與猜忌狹隘的兩面。頸聯以「賦詩橫槊」描繪出曹操的英雄氣概,「賣履分香」則刻畫了他少有人知的兒女情長,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尾聯寫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增添了一絲神祕感和對曹操複雜形象的思索。整首詩用簡潔的詩句涵蓋了曹操人生中的關鍵事蹟,客觀且生動地勾勒出一個性格多面、形象複雜的歷史人物,引發讀者對曹操以及歷史人物評價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