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燈
雞窗獨坐每邀君,繼日空成不世勳。
隻眼遍窺天祿祕,寸心盡照石渠文。
人誇暗室光明地,我道熙朝糾縵雲。
還有餘輝能射鬥,壓低劍氣夜中分。
白地光明是我師,憶來有味是兒時。
辛勤到底無人識,甘苦唯應讓子知。
一點丹心星耿耿,千秋青眼月遲遲。
夜闌還得生花夢,曾見文通絕妙詞。
拼音
許夢青
許夢青,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雲客、冰如、高陽酒徒,清鹿港邑庠生。父鹹中,亦邑庠生,以能文著。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 夢青生有奇才,子史百家,過眼成誦,文思敏捷,下筆立就,鄉先輩皆以大器目之。光緒17年(1891)春,夢青二十二歲,以前茅拔府縣試,名聲赫赫,震於一時,鄉里多以爲榮。夢青爲人傲然不拘,尤富正氣,喜抱不平。以身逢亂世,欲挽狂瀾,因自號「高陽酒徒」,蓋欲效酈生之匡亂世。光緒二十一年(1895)聞割臺之議成,悲憤慷慨,號泣三日。乃聯絡生員,共謀抗日,並上書唐景崧,請領兵駐防。七月初,日軍攻彰化,隨練勇赴八卦山抗拒,惜寡不敵衆,奔回鹿港,擬再舉事,不幸其弟猝逝,傷心至極,無心與事。八月末,日軍攻取臺南,劉永福亦西渡,知大勢已去,從此寄情詩酒,不問世事。其間家庭又連遭四次親喪,形單影隻,身世蕭條,壯志未酬,滿懷悲憤,乃更加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耽身醉酒,藉忘憂傷。每當大醉,或歌或哭;夢中醉後,時發悲歌。或醉臥廟階,旦醒始回;或閉戶孤吟,三日不出。以奔放絕足之才,爲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爲跌蕩詩人、浪漫文士,憤世嫉俗,終至抑鬱成疾而病逝,享年僅三十五歲。 夢青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諸家早有評論。洪棄生評曰:「詩思空靈,才致活潑,不事劖削,自臻雅妙。」王竹修評曰:「凡詠物、懷人、哀時、感事,無不蘊蓄精微,淋漓盡致,愷惻沉痛,情見乎詞,蓋欲藉此以抒胸中牢騷,非特揚風扢雅已也。」施梅樵評曰:「悲壯淋漓,激昂慷慨,非俗手所可望其肩背。」楊雲萍評曰:「抱俊異之才,丁家國之痛,長吉不壽,其境過悲,然詩作卻時露清新之氣。」許常安評曰:「雖時有浪漫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爲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夢青詩悲壯淋漓,激昂慷慨,與洪棄生、施梅樵併爲棄地遺民精神之典型代表。 夢青詩作生前未曾整理出版。今存者惟有幼年時期所作之《聽竹山房詩稿》、《夢青堂詩稿》,及少年時期所作之《鳴劍齋詩草》之一部分。青年時期所作之《聽花山房詩集》近八百首已佚。1916年《臺灣文藝叢志》曾刊出《鳴劍齋遺草》之一部分。1960年裔孫許常安輯爲《鳴劍齋遺草》,由高雄大友書局出版。以下即據許常安輯本移錄,刪去聯句、斷句,共計477題1063首。許常安輯本雖精校再三,仍有一些脫誤,茲覆核《臺灣文藝叢志》,詳加校正。又許本書末附錄有勘誤表,凡該表已標出的誤字,均直接據以改正,不再附註說明。(吳福助撰)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