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作

曉起開門風葉落,白日憶弟心不樂。 佩壺欲上西山頭,但愁日晚上城鑰。 漁洋老子耽秋吟,黑窯廠畔曾登臨。 今日平岡上樵牧,寒雲碣石空陰森。 忽憶慈仁有高閣,百級三休試腰腳。 晴煙隱約浮觚棱,萬瓦鱗鱗壓羅郭。 使我百憂今日寬,翩然衫履來羣賢。 開口且從杜牧笑,枯顱誰笑參軍顛。 力士酒鐺舒州杓,仰天醉看春雲薄。 王郎摩挲井闌字,謝公面壁看書勢。 東向大嚼西停杯,二陳豪逸各有致。 高臺葉向夕風起,薄寒清瘦愁朱李。 就中祭酒長沙周,承平先進常同遊。 手拊鬆鱗幾圍長,舍利滿塔僧白頭。 董老五年離京國,幽棲良會惜難得。 倒冠落佩都相忘,何用唐賢畫主客。 清霜未高蟹未肥,籬菊未孕寒花稀。 莫嫌花少蟹敖瘦,猶勝歲晏徵鴻歸。 夕梵鍾魚出林表,尚道行廚莫草草。 卻憐寓直潘安仁,高閣翳日思魚鳥。 佳日行樂須及時,楚客何必生秋悲。 不見閣後累累冢,酬盡千觴彼豈知。 門外馬嘶奴執鞋,遊客倦行主僧送。 獨攜殘醉辭雙鬆,菜市燃燈街鼓動。
拼音

張之洞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爲清流。中法戰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並舉,以謀自強。後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兩湖書院等,爲後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爲體,新學爲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反洋教鬥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爲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爲。卒諡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 2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