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研樵太華衝雪圖
白日無語天雲同,浩然忽憶蓮花峯。
望之纖揱類仙子,縞衣練悅凌虛空。
大麓乍叩玉泉院,棄基更求集靈宮。
冰堅石泐馬蹄踣,賓從敘手皆無從。
獨裹旃裘結藤居,濟勝之具天所豐。
樵蘇不出行跡滅,往往虎蹂參麋蹤。
噓氣在須作集霰,懸瀑凍澗僵長虹。
紅衫躑躅出林表,那惜素面剺寒風。
舍馬而徒更十里,乃拂落雁過蒼龍。
鼯緣猱附兩俱絕,鐵緪下引天能通。
金神逃匿博箭爛,玉女老禿天漿封。
回頭眴慄不敢視,千里銀海欺青瞳。
巖阿道人拔關出,瞠目訝是真靈逢。
忍飢不聞噪乾鵲,閉蟄免使愁玄熊。
下觀三輔只窪垤,飄飄便欲遊鴻濛。
何用投書駭世俗,自厓而返亦已雄。
歸來人家皆偃臥,呼酒百倒頗黎鍾。
趾皸手坼定始覺,襦褲更取桑薪烘。
看山琢句鬥清峻,槎牙咄咄生心胸。
兩過華陰不登眺,悔我前日殊悤悤。
貴人遊山待供帳,如此幽險誰能窮。
伸圖洗眼真歎絕,天下健者惟董公。
拼音
張之洞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爲清流。中法戰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並舉,以謀自強。後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兩湖書院等,爲後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爲體,新學爲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反洋教鬥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爲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爲。卒諡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 2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