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洞

· 盧弼
壘巘層巒古洞深,杖藜選勝一登臨。 白雲飄渺籠丹壑,綠水清泠瀉碧岑。 五色禽來凝鶴駕,三潭鯉躍動龍吟。 天華宮闕今何在,剩有荒碑臥夕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壘巘(lěi yǎn):重疊的山峯。「巘」,讀音爲「yǎn」,意爲大山上的小山。
  • 層巒:重疊的山嶺。
  •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吃。莖可以做柺杖(這裏指柺杖)。
  • 丹壑(hè):紅色的山谷。「壑」,山谷之意。
  • 清泠(líng):清涼。
  • 碧岑(cén):青翠的山峯。「岑」,小而高的山。
  • 五色禽:傳說中的神鳥。
  • :聚集。
  • 鶴駕:仙人的車駕。
  • 天華宮闕:想象中的華麗宮殿。
  • 剩有:只剩下。

翻譯

重重疊疊的山峯中古老的洞穴幽深,我拄着柺杖選擇勝景登上此地。 白雲悠悠,縹緲地籠罩着紅色的山谷,清澈清涼的綠水從青翠的山峯上傾瀉而下。 五色的神鳥飛來,彷彿仙人的車駕降臨,三潭中鯉魚跳躍,好似龍在吟嘯。 那想象中的天華宮闕如今在哪裏呢?只留下荒涼的石碑在夕陽的陰影中臥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黃龍洞及其周圍的景色,充滿了神祕和悠遠的意境。詩的首聯點明瞭地點——黃龍洞,在層巒疊嶂之間,作者拄杖登臨,表現出他對這處勝景的嚮往。頷聯中,白雲籠罩丹壑,綠水瀉於碧岑,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出景色的優美和寧靜。頸聯中五色禽來、三潭鯉躍的描寫,增添了一份神祕和靈動的氣息。尾聯則通過對華美宮闕已不復存在,只剩荒碑臥於夕陰的描述,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世事滄桑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滄桑相結合,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盧弼

盧弼,字元英。增城人。明思宗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監生。事見清康熙《增城縣誌》卷一三。 ► 3篇诗文

盧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