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誰從復日賦天根,笑我江湖逐客身。 十載波臣供履襪,萬年嵩祝向楓宸。 梅花送臘冬猶舊,葭管迎陽歲欲新。 老大不堪詩骨瘦,入脣清酒轉生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復日:冬至後一日,古代認爲冬至後陽氣復生,故有此稱。
  • 天根:星名。在這裏可以理解爲天地萬物的根本。
  • 逐客:被放逐的人。這裏指作者自己漂泊流浪的境遇。
  • 波臣:古人設想江海中的水族也有君臣,被統治的臣隸稱爲「波臣」。這裏借指作者自己像水族一樣漂泊不定。
  • 履襪:鞋子和襪子,代指生活中的瑣碎之事。
  • 嵩祝:嵩,高山;祝,祝禱。意爲向高山祝禱,祈求福祉。
  • 楓宸:宮殿。借指朝廷。
  • 葭管:亦稱「葭灰」,古代用蘆葦的薄膜燒製的灰,放在律管中,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葭灰就會自行飛出。這裏用以標誌節氣。
  • 老大:年老。

翻譯

是誰依據冬至後陽氣復生這一天來探討天地萬物的根本呢?可笑我這漂泊江湖的逐客之身。十年來我如同漂泊的水族,操持着瑣碎生活之事,向着朝廷萬年長久的福祉祈願。梅花在臘月將盡時送來冬的尾聲,律管中的葭灰顯示陽氣漸生,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已年老,難以承受詩思的枯竭,但一口清酒下肚,又使精神爲之一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冬至這一特殊時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詩的開頭以疑問的方式引出對天地根本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自己的漂泊之苦。接下來,詩人回顧了自己多年來的奔波生活,以及對朝廷的祝福。「梅花送臘」和「葭管迎陽」的描寫,既點明瞭時節的變化,又蘊含着新的希望。最後,詩人感慨自己的年老和詩思的疲憊,但清酒卻能讓他精神振作,表現出一種在困境中尋求慰藉的心態。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質樸,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象相結合,給人以回味之感。

黎天祚

黎天祚,原名時昌。東莞人。明神宗萬曆四年(一五七六)舉人,授浙江永康教諭。升福建詔安知縣,遷廣西新寧知州,晉府長史。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五有傳。 ► 3篇诗文

黎天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