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馬都指揮

· 劉廌
樗散承恩貶舊封,全生猶得遠從戎。 朱衣赤紱關河夢,白草黃沙雨露重。 日月遲迴華表鶴,風雲愁寂鼎湖龍。 欲持兩淚憑流水,送繞秦淮第一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樗散(chū sǎn):不成材的樹木,比喻無用之才,多用作自謙之詞。
  • (fú):古代系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
  • 華表鶴:指丁令威化鶴事。傳說漢朝遼東人丁令威,學道後化鶴歸遼,停在城門華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鶴乃飛鳴作人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後常用以感嘆人世的變遷。
  • 鼎湖龍: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昇天。後常用來比喻帝王去世。

翻譯

我這無用之人承蒙皇恩被降職,遠離京城去從戎。 身着朱衣佩着赤紱,那不過是夢中的景象,如今面對的只有白草黃沙,承受着重露的侵襲。 時光緩緩流逝,如同那回還遲滯的華表鶴;風雲變幻,令人憂愁寂寞,就像黃帝乘龍昇天後的那種冷清。 我想帶着兩行淚水任憑流水漂走,讓它繞過秦淮河畔的第一峯。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深沉而哀怨的語調,表達了詩人被貶後的複雜情感。詩的開頭,詩人以「樗散」自稱,表現出他對自己被貶的自嘲和無奈。「全生猶得遠從戎」則透露出一絲慶幸,儘管被貶,但至少性命無憂,還能去從戎。接下來的「朱衣赤紱關河夢,白草黃沙雨露重」,通過對比過去的榮華夢和現在的艱苦環境,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失落感。「日月遲迴華表鶴,風雲愁寂鼎湖龍」兩句,用華表鶴和鼎湖龍的典故,表達了對世事變遷和帝王興衰的感慨,同時也映照出自己的命運無常。最後兩句「欲持兩淚憑流水,送繞秦淮第一峯」,將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憂愁寄託在流水中,希望淚水能隨着流水繞到秦淮第一峯,表現出詩人對京城的思念和對自己命運的不甘。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充分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內心世界。

劉廌

明浙江青田人,字士端。劉基孫。洪武二十四年襲封誠意伯,明年坐事貶歸。洪武末,戍甘肅,尋赦還。永樂間卒。有《盤谷集》。 ► 3篇诗文

劉廌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