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岡州訓導吳南枝

· 黎貞
草草相逢又別離,論交猶未愜襟期。 常思杯酒論文日,未復連牀對雨時。 紫水暮天煙樹杳,白雲瘴閣海帆遲。 天涯日晚逢來使,聊折梅花第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襟期:襟懷、志趣。(「襟」讀 jīn,「期」讀 qī)
  • 紫水:此詩中應指岡州的河流。
  • (yǎo):遙遠,無影無聲。
  • 瘴閣:南方溼熱,古時認爲易生瘴氣,瘴閣可能指岡州溼氣較重的樓閣。
  • :姑且,暫且。

翻譯

匆忙之中相逢後又要分別,談論交情還未能滿足彼此的志趣期望。常常想起一同飲酒討論文章的日子,也未能再次有同牀共對風雨的時刻。岡州那紫水在傍晚的天空下,煙霧繚繞的樹木顯得遙遠,白雲籠罩的樓閣旁,海上的帆船緩緩遲來。在天涯這日暮時分遇到了來使,姑且折下第一枝梅花相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吳南枝之間的深厚情誼和離別的不捨。首聯「草草相逢又別離,論交猶未愜襟期」,直接點明瞭相逢的匆忙和未能盡情交流的遺憾。頷聯「常思杯酒論文日,未復連牀對雨時」,通過回憶過去一起飲酒論文、同牀對雨的美好時光,進一步加深了這種遺憾和思念之情。頸聯「紫水暮天煙樹杳,白雲瘴閣海帆遲」,描繪了岡州的景色,營造出一種悠遠、迷濛的氛圍,也暗示了離別的遙遠和未知。尾聯「天涯日晚逢來使,聊折梅花第一枝」,在天涯日暮時遇到來使,折梅相贈,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也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對現實的描寫和對未來的期待,將詩人的情感層層遞進,讀來令人感動。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