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仲良南歸兼寄懷諸兄弟仲良爲方伯公季子
薇垣世澤久逾芳,邦族於時美范陽。
韋氏一經存少子,謝家羣從忝中郎。
到來晤語情偏洽,歸去鄉關路正長。
兄弟衡門應早奮,莫於遲暮擬馮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薇垣(wēi yuán):紫微垣的簡稱,明清時常指代朝廷。
- 逾(yú):超過。
- 邦族:邦國宗族。
- 范陽:古地名,此處借指族弟的家鄉。
- 韋氏一經:漢代韋賢精通《禮》《尚書》,以教授《詩經》聞名,他的兒子們也都因精通儒學而受到重用。後以「韋氏一經」爲稱讚子孫繼承家學之典。
- 少子:小兒子,這裏指族弟仲良。
- 謝家羣從:指謝家的侄子輩。羣從,指堂兄弟及侄子輩。
- 忝(tiǎn)中郎:忝,有愧於,謙詞。中郎,官名,這裏指族弟仲良像謝家的侄子們一樣優秀。
- 晤語(wù yǔ):見面交談。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這裏代指兄弟們的家。
- 遲暮:比喻晚年。
- 擬(nǐ)馮唐:漢代馮唐身歷三朝,到武帝時,舉爲賢良,但年事已高不能爲官。後以「馮唐易老」慨嘆生不逢時或表示年壽老邁。
翻譯
在朝廷中的世代恩澤長久以來愈發芳香,邦國宗族在當時稱譽族弟的家鄉如范陽般美好。韋氏家族憑藉一經之學使小兒子得以傳承,謝家的侄子們都很優秀,而族弟你也不遜色於中郎。到來相聚交談時情感格外融洽,回去的時候家鄉的路途還很漫長。兄弟們在自己家中應該早早奮發努力,不要在晚年時纔像馮唐那樣慨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族弟仲良南歸併寄懷諸兄弟之作。首聯讚美了家族的恩澤和聲譽,表達了對族弟家鄉的讚譽。頷聯運用典故,將族弟比作韋氏的少子和謝家的中郎,肯定了他的才華和能力。頸聯描述了相聚時的愉快和分別後路途的遙遠。尾聯則是對兄弟們的激勵,希望他們早日奮發圖強,不要等到晚年才後悔。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又蘊含着對家族榮譽的維護和對兄弟們的期望,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