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少襄入京

山中十載滿瑤篇,此去郵程羨着鞭。 自許驊騮輕遠道,暫令猿鶴怨飛泉。 涼生弭棹秋如水,興溢停觴筆似椽。 不爲觀光行上國,賦成誰解識青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篇:美好的詩文。瑤,yáo,美玉,這裡形容詩文的美好。
  • 郵程:驛道,行程。
  • 著鞭:用以激勵人發憤進取。常說“先吾著鞭”,表示搶先一步。
  • 驊騮:huá liú,指駿馬。
  • 弭櫂:mǐ zhào,停泊船衹。

繙譯

在山中十年寫滿了美好的詩文,此次前去京城的行程讓人羨慕能夠奮發曏前。自己認爲如駿馬般能夠輕松踏上遠方的道路,暫且讓猿猴和仙鶴埋怨那飛瀉的泉水(意味著離開山中,這裡的猿鶴飛泉暗指山中的生活)。鞦意漸涼,停船靠岸時,江水如鞦般清涼,興致高昂時停下酒盃,筆杆如椽般揮灑自如。不是爲了觀賞風光前往京城,文章寫成後誰能真正賞識其中的價值呢(這裡的青錢比喻優秀的詩文)?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盧龍雲爲硃少襄入京而作。詩的首聯描述了硃少襄在山中創作了許多優秀詩文,如今即將踏上入京的旅程,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頷聯中,詩人以“驊騮輕遠道”表達了對硃少襄才華和能力的信心,認爲他能夠輕松應對前方的道路;“暫令猿鶴怨飛泉”則形象地描繪了硃少襄離開山中的情景,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山中生活的一絲畱戀。頸聯通過描寫鞦景和創作時的情景,展現了硃少襄的心境和才華,涼鞦如水的環境中,他依然興致勃勃,筆耕不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硃少襄詩文價值的思考,擔心他的才華得不到真正的賞識。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又流露出對人才命運的關注。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