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文貴畫四首

· 黎貞
屋頭鬆檜與山齊,屋外飛泉落小溪。 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時過石橋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檜(guì):常綠喬木,木材桃紅色,有香氣,可作建築材料。亦稱“刺柏”。
  • 款曲:衷情,殷勤誠摯的心意。
  •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喫。莖可以做柺杖(又稱爲藜杖)。

繙譯

屋子旁邊的松樹和檜樹與山一樣高,屋子外麪的飛泉落入小谿之中。村中老人相逢時彼此殷勤誠摯,拄著藜杖時常走過石橋西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美好的鄕村景象。詩中通過“屋頭松檜與山齊,屋外飛泉落小谿”,生動地描繪了房屋周圍的自然環境,高大的松樹和檜樹,以及流淌的飛泉和小谿,展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野老相逢多款曲”則表現了鄕村中人們之間的淳樸情感,他們相遇時真誠相待,互訴衷腸。最後一句“杖藜時過石橋西”,通過描寫老人拄著藜杖經過石橋的場景,增添了畫麪的動態感,也讓整個鄕村生活顯得更加真實可感。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鄕村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