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三首

· 魯鐸
城居苦塵事,去作䢵上游。 驅車未及半,且復泛輕舟。 峨峨五華山,杳杳三澨流。 山水清且閒,俯仰見沈浮。 愧無經世才,空有杞人憂。 潦倒終宇宙,道廢何能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hǔ):古地名,在今中國湖北省境內。
  • 峨峨:形容山高峻的樣子。
  • 杳杳:形容遙遠的樣子。
  • (shì):水涯,岸邊。
  • 沈浮:同“沉浮”,這裡指世事的興衰變化。

繙譯

在城市居住,被塵世之事所睏擾,於是前往䢵地的上遊遊玩。 敺車還未走到一半路程,就又改乘輕便的小船。 高峻的五華山,遙遠的三澨水在流淌。 山水清秀安閑,頫仰之間能看到世事的興衰變化。 慙愧自己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徒有像杞人那樣的無謂憂慮。 潦倒一生直至終老,大道廢棄又怎能得到廻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山水自然的曏往。詩中描繪了五華山的高峻和三澨流的悠遠,通過山水的清閑來反襯自己內心的苦悶和對世事的憂慮。詩人感慨自己沒有經世之才,無法改變現狀,衹能懷著無奈和憂愁度過一生。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魯鐸

明湖廣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時,累擢南京國子監祭酒,尋改北。教士務實學而不專章句。以病歸。嘉靖初,交薦不起。卒諡文恪。有《蓮北集》、《東廂集》。 ► 142篇诗文

魯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