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懷古和胡祭酒韻

· 曾棨
廣陵城裏晉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 《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 樓臺處處惟芳草,風雨年年自落花。 古往今來多少恨,只將哀怨付啼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揚:即揚州。
  • 廣陵:揚州的古稱。
  • 煬帝:隋煬帝楊廣。
  • 紫霞:紫色的雲霞,常用來形容仙境或帝王居所的壯麗景象。
  • 《玉樹》:指《玉樹後庭花》,是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府新曲,後多用來指代亡國之音。
  • 錦帆:華美的帆船,這裏指隋煬帝南巡時所乘的龍舟。
  • 啼鴉:啼叫的烏鴉,常用來象徵哀愁和淒涼。

翻譯

在揚州這座古城裏,曾經見證了晉朝的繁華盛世,隋煬帝的行宮高聳入雲,彷彿與紫色的雲霞相接。《玉樹後庭花》的歌聲雖已消逝,但仍有餘音繞樑,而隋煬帝的錦帆歸來時,卻已無家可歸。如今,樓臺之間處處長滿了芳草,風雨中,年復一年,只有落花自飄零。古往今來,留下了多少遺憾和哀愁,只能將這些哀怨寄託於啼叫的烏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揚州古城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廣陵城裏晉繁華」一句,既點明瞭地點,又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煬帝行宮接紫霞」則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隋煬帝行宮的壯麗,與後文的「錦帆歸去已無家」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隋朝的興衰。後兩句「樓臺處處惟芳草,風雨年年自落花」則以自然景象的變遷,來象徵歷史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最後,「古往今來多少恨,只將哀怨付啼鴉」則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無盡感慨。

曾棨

曾棨

明江西永豐人,字子啓,號西墅。永樂二年進士。授修撰。與同年進士二十八人讀書文淵閣。善書法,工文章。與修《永樂大典》,進少詹事。館閣中自解縉、胡廣以後,諸大製作,多出其手。卒諡襄敏。有《西墅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