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漫興

· 童軒
黃鳥綠陰春樹濃,韶光大半轉頭空。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番花信風。 杜老只應償酒債,步兵何用哭途窮。 人生遇景且爲樂,莫遣霜華點鏡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一百五日:指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兩天,距離冬至約一百零五天。
  • 二十四番花信風:指從春分開始,每五天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有一種花信,即花開的信息。
  • 杜老:指唐代詩人杜甫,這裏借用其詩句「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中的「殘年飽吃飯」之意,表示只願安享晚年。
  • 步兵:指三國時期的阮籍,他曾任步兵校尉,因不滿現實而常常醉酒。
  • 哭途窮:阮籍常駕車出遊,不擇路徑,直至無路可走時痛哭而返,這裏指對現實的不滿和悲憤。
  • 遇景:遇到美景。
  • 莫遣:不要讓。
  • 霜華:指白髮。

翻譯

春天的樹上,黃鳥在綠蔭中歡唱,春光雖美,卻轉眼即逝。寒食節這天,正是春分後的第一百零五日,花信風已經吹過了二十四番。杜甫晚年只想飲酒作樂,阮籍又何必爲無路可走而悲泣。人生在世,遇到美景就應該盡情享受,不要讓歲月的霜華染白了你的髮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春光易逝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短暫和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借用杜甫和阮籍的典故,強調了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尾聯「人生遇景且爲樂,莫遣霜華點鏡中」更是直抒胸臆,勸誡人們要把握當下,享受生活,不要讓歲月的痕跡過早地刻畫在臉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