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黎吟三首

· 萬表
地何產楠與速,吾何畜豕與犢。豕犢盈盤吏反嗔,楠速窮年束不足。 但願黃金滿粵南,寧使黎田不盈粟。粵南金多吏不索,黎田粟少人未哭。 刻箭爲約安得銷,歲歲生當剝吾肉。負戈因拚一命償,嗟嗟黎人誰爾牧? 皇章惠爾非爾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閔黎:指對黎民百姓的哀憐。
  • :一種珍貴的木材。
  • :此処可能指快速生長的樹木,或指另一種木材。
  • 畜豕與犢:養豬和牛。
  • 豕犢:豬和牛。
  • :生氣。
  • 楠速窮年束不足:即使整年辛勤採伐楠木和速木,也難以滿足需求。
  • 黃金滿粵南:指廣東南部地區黃金豐富。
  • 甯使黎田不盈粟:甯願讓黎民的田地不産糧食。
  • 粵南金多吏不索:廣東南部的黃金多,官員不索取。
  • 黎田粟少人未哭:黎民的田地産糧少,人們還未哭泣。
  • 刻箭爲約:古代的一種記時方法,此処指時間流逝。
  • 嵗嵗生儅剝吾肉:每年都要剝削我們的勞動成果。
  • 負戈因拚一命償:拿起武器,拼死一戰。
  • 嗟嗟黎人誰爾牧:感歎黎民百姓,誰是你們的牧者。
  • 皇章惠爾非爾毒:皇帝的恩典是給你們的,不是毒害你們。

繙譯

地爲何産楠木和速木,我爲何養豬和牛。豬牛滿磐,官吏反而生氣,楠木和速木整年採伐也不夠。 衹希望廣東南部的黃金滿地,甯願讓黎民的田地不産糧食。廣東南部的黃金多,官員不索取,黎民的田地産糧少,人們還未哭泣。 時間流逝,我們每年都要被剝削。拿起武器,拼死一戰,感歎黎民百姓,誰是你們的牧者? 皇帝的恩典是給你們的,不是毒害你們。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明代時期的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詩中通過對比楠木、速木與豬牛的價值,揭示了官吏對百姓的苛刻剝削。同時,通過黃金與糧食的對比,進一步諷刺了官員的貪婪與百姓的無奈。最後,詩人對黎民的同情與對皇帝恩典的期待,表達了對社會正義和公平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儅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萬表

明浙江鄞縣人,字民望,號鹿園。襲世職寧波衛指揮僉事。正德十五年武進士。累遷至漕運總兵,僉書南京中軍都督府。表久督漕運,深悉河道通塞,國計贏絀。又通經術,熟悉先朝故實。信佛好施與,常以醫藥濟人。有《海寇議》、《玩鹿亭稿》、《萬氏家鈔濟世良方》等。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