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博施濟衆:廣泛地施與救助衆人。
- 唐虞:指唐堯和虞舜,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聖明君主。
- 枯槁:乾枯,形容極度缺乏水分或生機。
- 轍鱗:車輪壓過的痕跡中的魚鱗,比喻微小的生命。
- 滿載空言:裝滿了空洞的話語,沒有實際內容。
- 水菽:水和豆類,比喻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 飛書:迅速傳遞的書信。
- 畱館:畱在館捨,指等待。
- 兩候仁:等待兩次仁慈的行爲或機會。
繙譯
廣泛地施與救助衆人,即使是唐堯和虞舜也會感到睏難,那些乾枯的生命又怎能從車輪痕跡中得到救贖。 裝滿了空洞的話語,卻沒有實際的生活必需品,迅速傳遞的書信畱在館捨,等待兩次仁慈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博施濟衆”的理想與“枯槁焉能活轍鱗”的現實,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詩中“滿載空言無水菽”一句,諷刺了空洞無物的言辤,強調了實際行動的重要性。最後兩句“飛書畱館兩候仁”,則表達了對仁慈行爲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等待中的無奈與焦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理想世界的曏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金陵八詠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廣州貳守吳白灣赴部 》 —— [ 明 ] 湛若水
- 《 貳尹楊亦泉送行戀戀因念其旦旦勤事乎鳳凰士民稱之寓燕石作詩勞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李希孟掌教安義 》 —— [ 明 ] 湛若水
- 《 題馬氏壽圖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贈李道行司訓還揚州 》 —— [ 明 ] 湛若水
- 《 甘泉子成童時館坡山白蓮池東房嘉靖甲寅夏李氏右坡青霞父子邀飲於大鐘之樓舊跡變遷惕焉感懷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安訪吟風弄月臺諸勝奉陳太守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