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寄贈楊用修

思文際聖君,稽古萃羣辟。 子云侍承明,胡爲去荒域。 被命事犀渠,差勝下蠶室。 憤志酬八書,榮名重三策。 丁年子卿嗟,皓首仲升泣。 看鳶窮瘴煙,放雞定何日。 業既違操觚,勳還期裹革。 五月行渡瀘,千里望巴國。 瀘水向東流,巴雲忽西匿。 相思持寸心,願附雙飛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稽古:研究古代事物。
犀渠:指犀牛和渠道,這裡指邊境地區。
蠶室:指養蠶的房屋。
八書:指八股文。
三策:指三篇文章。
子卿:指楊子卿,唐代文學家。
仲陞:指楊仲陞,唐代文學家。
鳶:指鷹。
操觚:指擔任官職。
裹革:指改換官職。
瀘:指瀘州。
巴國:指巴蜀地區。

繙譯

思唸著文學聖賢,研究著古代名臣。
如今你隨從著明君,爲何要去那荒涼的邊境?
奉命在犀牛渠邊事務,差遣勝過在養蠶的房屋。
懷著志曏寫了八股文,榮譽名聲重如三篇文章。
丁年的楊子卿歎息,皓首的楊仲陞淚流。
看著鷹在貧瘠的菸霧中飛翔,放養的雞何時才能安定。
官職雖然違背了本意,功勛卻期待著改換官職。
五月出發穿越瀘水,千裡覜望著巴蜀地區。
瀘水曏東流去,巴雲忽然西邊隱匿。
心中充滿相思之情,願意附著雙翅飛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學和名臣的懷唸之情,同時也表現了對現實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於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心境。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皇甫汸

皇甫汸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雲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遊。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勳集》。 ► 1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