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張昱
鬥鵪初罷草初黃,錦袋牙牌日自將。 鬧市閒坊尋搭對,紅塵走殺少年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輦下:指京城。
  • 鬭鵪:鬭鵪鶉,一種遊戯。
  • 草初黃:指鞦天草開始變黃。
  • 錦袋:用錦緞制成的袋子,常用來裝貴重物品。
  • 牙牌:古代的一種娛樂用具,類似於現在的撲尅牌。
  • 搭對:配對,這裡指尋找玩伴。
  • 紅塵:塵世,指繁華熱閙的地方。

繙譯

鞦天的草剛剛開始變黃,鬭鵪鶉的遊戯剛剛結束。錦緞制成的袋子裡裝著象牙牌,每天自己帶著。在熱閙的市場和安靜的街坊中尋找玩伴,少年們在繁華的世界裡盡情地奔跑,釋放著他們的狂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京城少年們的生活場景,通過“鬭鵪初罷”、“草初黃”等自然景象,以及“錦袋牙牌”、“閙市閑坊”等生活細節,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娛樂活動和青春活力。詩中“紅塵走殺少年狂”一句,更是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少年們在繁華世界中的無拘無束和激情四溢。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鮮明,充滿了時代氣息和生活情趣。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