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元日朝賀

宮漏催朝燭影斜,千官鳴玉動晨鴉。 交龍擁日明丹扆,飛鳳隨雲繞畫車。 宴罷戴花經苑路,詩成傳草到山家。 小儒未得隨冠冕,遙聽鈞天隔綵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元日朝賀:辳歷正月初一的朝賀。
  • 傅若金:元代詩人。
  • 宮漏:古代宮中計時的漏壺。
  • 交龍:指龍旗,古代帝王的儀仗。
  • 丹扆:紅色的屏風,古代宮廷中常用。
  • 畫車:裝飾華麗的車輛。
  • 戴花:指宮中宴會時,官員珮戴花朵以示慶祝。
  • 傳草:傳遞詩稿。
  • 山家:山中的住家,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小儒:作者自謙之詞,指自己。
  • 冠冕:古代官員的禮帽,這裡指官員。
  • 鈞天:古代神話中天帝的居所,這裡指皇宮。
  • 綵霞:五彩斑斕的雲霞。

繙譯

宮中的漏壺聲催促著清晨的到來,燭光斜照,千官鳴玉的聲音驚動了晨鴉。龍旗擁著日光,照亮了紅色的屏風,飛鳳隨著雲彩繞著華麗的車輛飛翔。宴會結束後,官員們戴著花朵穿過宮苑的小路,詩篇完成後,詩稿被傳遞到山中的隱居者家中。我這小小的儒生未能隨同官員們一同前往,衹能遠遠地聽著皇宮中傳來的音樂,隔著五彩斑斕的雲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日朝賀的盛況,通過宮漏、燭影、千官鳴玉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宮廷清晨的繁忙與莊嚴。詩中“交龍擁日明丹扆,飛鳳隨雲繞畫車”以華麗的意象展現了皇家儀仗的壯觀。結尾処,作者以自謙的口吻表達了自己未能蓡與其中的遺憾,同時通過對鈞天和綵霞的遙想,增添了一抹超脫塵世的色彩。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