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長江偉觀圖
註釋
- 龜書出洛水:傳說中的神龜從洛水中出現,背上刻有文字,即洛書,象徵着天命和智慧。
- 神禹膺九疇:大禹接受天命,治理洪水,劃分九州。
- 彝倫敘:指天地間的秩序和倫理。
- 微茫不容舟:形容江源水流細微,難以容納船隻。
- 淺滀淵遂塗:水淺而淤積,形成泥濘的河牀。
- 劬劬朝宗心:形容江水奔流不息,朝向大海的決心。
- 屹彼金與焦:指金山和焦山,兩山相對,屹立不倒。
- 震盪不得謀:形容江水波濤洶涌,難以謀劃航行。
- 兕虎雜貔貅:比喻軍隊中的勇士和猛獸。
- 氣貯百文叔:形容英雄氣概,如百文叔般堅定。
- 東海若:指東海的神靈。
- 天吳役祕怪: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役使神祕的怪物。
- 物理諒難求:事物的道理難以完全理解。
- 舳艫夾鵃䑠:形容船隻密集,如同鵃䑠(一種水鳥)般排列。
- 桑海變蜉蝣:比喻世事變遷迅速,如同蜉蝣一生短暫。
翻譯
傳說中的神龜從洛水中出現,大禹接受天命,治理洪水,劃分九州。天地間的秩序和倫理得以維持,洪濤也因此平靜流淌。岷山西南角,金火交織,江水的源頭在其側,水流細微,難以容納船隻。水淺而淤積,形成泥濘的河牀,江水遠流,勢不可擋。它辛勤地流過青城,憤怒地衝過黃牛峽。漢水匯聚兩川,彭蠡湖會聚七州。江水奔流不息,朝向大海的決心,自然不會停滯。金山和焦山屹立不倒,相對而立,僅如一漚水。它們位於要衝,不沉也不浮,大如武安西,波濤洶涌,難以謀劃航行。神奇的北山捷報,乃是以一卒之力收復。又似尋邑兵,勇士和猛獸混雜。英雄氣概,如百文叔般堅定,草草地成爲俘囚。難以揣測天地的心思,平地也顯得險惡幽深。我懷疑東海的神靈,力圖佔據江水的上游。如果在此戰鬥不勝,就會像兜矛一樣奔逃。不然江神死去,其婦義無反顧地跟隨。天吳役使神祕的怪物,負石奠定雙丘。九思苦苦不得,事物的道理難以完全理解。因此悲嘆英雄人物,爭奪此地如同射箭的靶子。偉大的韓將軍,用鐵鎖控制萬艘船隻。若非天命與靈力,萬騎如同用杵投擲。至今江水的波濤,仍感到羞愧如脫鼠。我曾經過此地,嘖嘖讚歎,淚水盈眶。中流一長嘯,宇宙爲之爭百憂。東望無邊際,赤日在海頭升起。西望赤壁磯,仍想孫曹劉。正北維揚城,樓櫓高聳,相互糾纏。寒煙籠罩衰草,日落風聲颼飀。近聞事態更加複雜,沙戶逐漸稱酋。船隻密集,如同鵃䑠排列,浩蕩如長虯。蕭瑟中只有一股氣,怎能辨識邗溝。往日的金碧輝煌,一場大火燒燬了十二樓。諸天星散,死樹在清秋中重生。時事翻覆間,桑海變幻如蜉蝣。怎能知道億劫之外,這樣的偉觀是否還會存在?取我的金叵羅,披上我的紅錦裘。酹此一杯酒,洗淨千古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筆觸描繪了長江的雄偉景觀和歷史變遷,通過對江水、山川、歷史事件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如神禹治水、韓將軍鐵鎖控船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詩人的情感也隨着景物的變化而起伏,表達了對英雄人物和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偉力的讚歎。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