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乍浦稅使歌

· 張憲
去年四月雨如竹,錢幣不行百姓哭。故人走馬初一官,日日誅求徵稅足。 今年四月雨如箭,海賊東來船著岸。土兵東走百姓空,商徵不成官吏散。 故人本是西河夫,殺賊得官心氣粗。如何臨難乃無勇,不敢東向鳴桑弧。 君不見彭城劉寄奴,長刀獨戰今非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錢幣不行:指貨幣無法流通。
  • 故人:老朋友。
  • 走馬:指上任。
  • 誅求:苛求。
  • 徵稅足:徵收足夠的稅款。
  • 海賊:海上盜賊。
  • 土兵:地方武裝。
  • 商徵不成:商業稅收未能成功徵收。
  • 官吏散:官員們散去。
  • 西河夫:指來自西河的人。
  • 心氣粗:形容性格豪放。
  • 臨難:面臨困難或危險。
  • 鳴桑弧:古代戰時吹響的號角。
  • 彭城劉寄奴: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劉裕,字寄奴,彭城人。
  • 長刀獨戰:手持長刀獨自戰鬥。

翻譯

去年四月,雨水如同連綿不斷的竹子,貨幣無法流通,百姓們哭泣。老朋友剛上任爲官,每天都在苛求徵收足夠的稅款。 今年四月,雨水急促如箭,海上的盜賊乘船靠岸。地方武裝逃走,百姓們空無一人,商業稅收未能成功徵收,官員們也散去了。 老朋友本是來自西河的豪放之人,因殺賊而得官,性格更加粗獷。但爲何在危難時刻卻顯得無勇,不敢向東吹響戰鬥的號角。 你沒看見彭城的劉寄奴嗎?他手持長刀,獨自戰鬥,現在這樣的人並非沒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四月的不同情景,描繪了社會動盪和官員的無能。詩中,「雨如竹」與「雨如箭」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象徵經濟困境,後者預示安全危機。詩人通過「故人」這一角色,展現了官員在和平時期的苛政與危機時刻的懦弱,反襯出真正的英雄應有的勇敢與擔當。結尾提及歷史英雄劉寄奴,意在激勵人們面對困難時應有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張憲

元山陰人,字思廉,號玉笥生。少負才自放,嘗從楊維禎學詩。張士誠據吳,闢爲樞密院都事,士誠敗,變姓名走杭州,居報國寺以終。爲詩多傷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

張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