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掾薩天錫求識予面而之燕南八月十四夜風雨宿菌閣絕句七首明日追寄之

· 張雨
巡官畏虎盛前呵,驚動燕山薩照磨。 剪燭對牀詩未穩,從渠醉尉問誰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台掾:古代官職名,指在官府中擔任文書工作的官員。
  • 薩天錫:人名,即薩都剌,元代文學家,字天錫。
  • 燕南:地名,指燕山以南的地區。
  • 菌閣:指簡陋的住所或小屋。
  • 照磨:古代官職名,主要負責文書校對和磨勘。
  • 剪燭對牀:形容夜晚與友人共度時光,剪燭是爲了延長燭光,對牀則是指同牀共話。
  • 詩未穩:指詩句尚未定稿,還在斟酌之中。
  • 醉尉:指醉酒的官員。
  • 問誰何:詢問對方是誰,何指何人。

繙譯

台掾薩天錫想要認識我,於是前往燕南。八月十四夜,風雨交加,我住宿在簡陋的菌閣中,寫下了七首絕句。第二天,我將這些詩句追寄給他。

巡官因畏懼老虎而大聲前呼,驚動了燕山的薩照磨。夜晚我們剪燭對牀,詩句尚未定稿,任由醉尉來詢問對方是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薩天錫在燕南相遇的情景,通過風雨宿菌閣的細節,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友情的溫煖。詩中“剪燭對牀詩未穩”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嚴謹態度,也躰現了與友人深夜共話的溫馨場景。最後一句“從渠醉尉問誰何”則帶有幾分戯謔,展現了詩人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