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鴨爲牧庵壽

論斯文,世誰方駕韓歐。渺翩翩、舊家人物,一峯玉立高秋。走蒲輪、鑾坡再至,照藜杖、石室重綢。要使吾元,典章文物,輝光什伯夏殷周。君信否,千言乘醉,字字□雕鎪。侔堂陣,寄言渠輩,且避戈矛。 憶當年、江湖來往,月明太乙仙舟。灑烏絲、芙蓉秋水,振宮錦、杜若芳洲。鸞鶴賡歌,魚龍迎舞,人間元自有天遊。儻來物視之毫許,豈足辱回頭。終焉計,匡廬深處,已辦菟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駕韓歐:比喻文才與韓愈、歐陽修相當。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采的優美。
  • 蒲輪:古代用蒲草包裹車輪的輕便車。
  • 鑾坡:指皇宮中的坡地,也指皇帝的居所。
  • 照藜杖: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泛指簡樸的古風。
  • 石室:指藏書的地方。
  • 典章文物:指國家的制度和文化遺產。
  • 輝光什伯夏殷周:光輝照耀,比肩夏、商、週三代的文明。
  • 雕鎪:雕刻,比喻文筆精妙。
  • 侔堂陣:比喻文筆雄健,如同佈陣。
  • 烏絲:指書寫用的黑絲。
  • 芙蓉秋水:形容文筆清新如芙蓉,深邃如秋水。
  • 宮錦:指華美的錦緞。
  • 杜若芳洲:杜若,一種香草;芳洲,長滿香草的小島。
  • 鸞鶴賡歌:鸞鶴,神話中的鳥,比喻高雅;賡歌,繼續歌唱。
  • 魚龍迎舞:魚龍,水中生物,比喻變化多端;迎舞,歡迎舞蹈。
  • 元自有天遊:原本就有超凡脫俗的境界。
  • 儻來物視之毫許:如果偶然得到的東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
  • 匡廬:山名,即廬山。
  • 菟裘:古代一種輕便的戰車。

翻譯

談論文學,世間誰能與韓愈、歐陽修相提並論。看那風度翩翩,舊時家族的人物,如玉峯般高聳入秋。乘坐輕便的蒲輪車,再次來到皇宮,手持簡樸的藜杖,在藏書的地方深思。要使我們的國家,制度和文化遺產,光輝照耀,與夏、商、週三代相媲美。你相信嗎,千言萬語,乘着醉意,字字精妙如雕刻。文筆雄健,如同佈陣,寄語那些人,暫且避開鋒芒。

回憶當年,在江湖間往來,月光下的太乙仙舟。灑下黑絲般的文字,如芙蓉般清新,如秋水般深邃,穿着華美的錦緞,在長滿香草的小島上振筆疾書。鸞鶴繼續歌唱,魚龍歡迎舞蹈,人間原本就有超凡脫俗的境界。如果偶然得到的東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哪裏值得回頭。最終的計劃,在廬山的深處,已經準備好了輕便的戰車。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一位文才橫溢的人物,將其比作文壇巨匠韓愈和歐陽修,形容其風度翩翩,文采斐然。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這位人物的高雅脫俗和文學成就,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超凡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文學和理想生活的讚美與追求。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