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陵沿流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謠有漁父,風天氣色屬商人。 沙村好處多逢寺,山葉紅時覺勝春。 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爲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江:指長江,因從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內,故稱西江。
  • 要路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職位或地位。
  • 歌謠:民間流傳的歌曲。
  • 漁父:漁夫。
  • 風天氣色:指天氣和景色的變化。
  • :關注。
  • 商人:做生意的人。
  • 沙村:沙灘邊的村莊。
  • 好處:美好的地方。
  • 多逢寺:經常遇到寺廟。
  • 山葉紅時:秋天山上的樹葉變紅的時候。
  • 覺勝春:感覺比春天還要美麗。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南方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 征戰地:戰爭頻繁的地方。
  • 名將:著名的將領。
  • 盡爲神:都被尊爲神明。

翻譯

三千三百里長的西江水,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月光明亮的夜晚,漁夫們唱着歌謠;風和天氣的變化,商人們最爲關注。 沙灘邊的村莊風景優美,常能遇見寺廟;山上的樹葉在秋天變紅,比春天還要美麗。 走到南朝那些戰爭頻繁的地方,自古以來著名的將領都被尊爲神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沿江而行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細膩描寫,展現了長江流域的壯麗和歷史的厚重。詩中「月夜歌謠有漁父,風天氣色屬商人」生動地描繪了江邊的日常生活,而「沙村好處多逢寺,山葉紅時覺勝春」則進一步以寺廟和秋葉爲點,展現了旅途中的寧靜與美麗。結尾的「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爲神」則帶出了歷史的深遠,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劉禹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歷史情懷。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