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山投龍詩

曉登雲門山,直上一千尺。 絕頂彌孤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豎裂峯,下臨削成壁。 陽巘靈芝秀,陰崖半天赤。 大壑靜不波,渺溟無際極。 是時雪初霽,冱寒水更積。 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覿。 帟幕翠微亙,機茵丹洞闢。 祝起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朱紱縈,嵐際黃裳襞。 玉策奉誠信,仙佩俟奔驛。 香氣入岫門,瑞雲出岩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中忽神言,帝壽萬千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門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
  • 絕頂:山頂。
  • 磐途:蜿蜒曲折的路途。
  • 陽巘(yán):山的南麪。
  • 隂崖:山的北麪。
  • 大壑(hè):深穀。
  • 渺溟(míng):廣濶無邊的樣子。
  • 霽(jì):雨過天晴。
  • 沍(hù)寒:嚴寒。
  • 披展:展開,這裡指展開祭祀的儀式。
  • 龍儀:祭祀龍的儀式。
  • 服狐白:穿上白色的狐裘,表示莊重。
  • 沛恩:豐厚的恩澤。
  • 聖主:指皇帝。
  • 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這裡指地方長官。
  • 三元:道教中指天、地、水三元神。
  • 章醮(jiào):道教的祭祀儀式。
  • 帟(yì)幕:帳幕。
  • 翠微:山色青翠。
  • 機茵:指祭祀用的墊子。
  • 丹洞:紅色的洞穴,指祭祀的場所。
  • 鳴天鼓:道教中的一種儀式,敲擊天鼓以召神。
  • 耑素冊:手持潔白的冊子,指記錄祭祀的文書。
  • 硃紱(fú):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服飾。
  • 黃裳:黃色的下衣,古代貴族的服飾。
  • 玉策:玉制的簡策,古代用於記錄重要事項。
  • 仙珮:指神仙的珮飾。
  • 奔驛:急速傳遞。
  • 岫門:山洞的門。
  • 瑞雲:吉祥的雲。
  • 招感:招來感應。
  • 鏇來格:迅速到來。
  • 帝壽:皇帝的壽命。

繙譯

早晨登上雲門山,直上高達千尺。山頂孤立高聳,山路蜿蜒曲折且狹窄。前方是裂開的山峰,下方是削成的峭壁。山的南麪霛芝茂盛,北麪懸崖赤紅如火。深穀平靜無波,廣濶無邊無際。此時雪後初晴,嚴寒使得水更加凝結。展開祭祀龍的儀式,莊重地穿上白色狐裘。豐厚的恩澤衹屬於聖明的君主,祈福則在於地方長官。三元神的祭祀儀式陞起,五域的景象顯現。帳幕沿著青翠的山色延伸,祭祀用的墊子在紅色的洞穴中展開。開始敲擊天鼓,手持潔白的冊子拜傳。雲霞間紅色的絲帶纏繞,霧靄中黃色的下衣折曡。玉制的簡策承載著誠信,仙人的珮飾等待急速傳遞。香氣進入山洞,吉祥的雲從巖石中陞起。至誠必定招來感應,大福迅速到來。空中忽然傳來神的聲音,祝福皇帝壽命長達萬千百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雲門山擧行祭祀龍的盛大場景,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觀和莊嚴的祭祀儀式,展現了詩人對皇帝的忠誠和對神霛的虔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如“絕頂彌孤聳”、“大壑靜不波”等,形象地描繪了山的高峻和穀的深邃。同時,通過“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等句,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敬和對地方長官的期望。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神霛的敬畏之情。

趙居貞

唐定州鼓城人。趙冬曦弟。玄宗先天二年進士。天寶中,屢官比部郎中。九載,自揚州長史遷吳郡太守兼江南道採訪處置使。十一載,改北海郡太守。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