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渾大夫赴豐州

鳳銜新詔降恩華,又見旌旗出渾家。 故吏來辭辛屬國,精兵願逐李輕車。 氈裘君長迎風馭,錦帶酋豪踏雪衙。 其奈明年好春日,無人喚看牡丹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啣新詔:指皇帝頒發的詔書,比喻詔書如鳳凰啣來。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幟,也泛指旗幟。
  • 渾家:指渾氏家族。
  • 故吏:舊時的下屬。
  • 辛屬國:指辛氏家族,可能是一個官宦家族。
  • 精兵:訓練有素的士兵。
  • 李輕車:指李廣,因其善於騎射,故稱“輕車”。
  • 氈裘:指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
  • 君長:部落的首領。
  • 迎風馭:駕馭風,形容騎馬奔馳。
  • 錦帶:華美的腰帶。
  • 酋豪:部落中的豪強。
  • 踏雪衙:在雪地上行走,衙指官府。
  • 其奈:無奈。
  • 明年好春日:明年的美好春天。
  • 牡丹花:中國傳統的名花,象征富貴和美麗。

繙譯

皇帝的新詔書如鳳凰啣來,賜予了恩澤與榮耀,又見渾家的旌旗高高飄敭。 舊時的下屬來曏辛氏家族告別,精銳的士兵願意追隨李廣般的英雄。 穿著氈裘的部落首領迎風騎馬,腰系錦帶的豪強在雪地上行走。 無奈明年的美好春天,將無人喚我觀賞那牡丹花的盛開。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送別渾大夫赴豐州的作品,通過描繪渾大夫出征的盛況和未來的寂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鳳啣新詔”、“旌旗出渾家”等,展現了渾大夫的榮耀與使命。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即將到來的春天與無人共賞牡丹的寂寞,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離去後的孤獨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劉禹錫詩歌的獨特魅力。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