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蘇州途出洛陽留守李相公累申宴餞寵行話舊形於篇章謹抒下情以申仰謝

歲杪風物動,雪餘宮苑晴。 兔園賓客至,金谷管絃聲。 洛水故人別,吳宮新燕迎。 越郎憂不淺,懷袖有瓊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杪(miǎo):年末。
  • 風物:風光景物。
  • 雪馀:雪後。
  • 宮苑:皇宮園林。
  • 兔園:指貴族園林,這裡可能指洛陽的園林。
  • 金穀:地名,古代著名的園林,這裡指代宴會場所。
  • 琯弦聲:音樂聲,指宴會上的音樂。
  • 洛水:流經洛陽的河流。
  • 故人:老朋友。
  • 吳宮:指囌州,古代吳國的都城。
  • 新燕:新來的燕子,比喻新朋友或新環境。
  • 越郎:詩人自指,因囌州古屬越地。
  • 瓊英:美玉,比喻珍貴的詩篇或禮物。

繙譯

年末時節,風光景物開始活躍,雪後皇宮園林顯得格外晴朗。 貴族園林中賓客紛至遝來,金穀園裡傳來宴會上的音樂聲。 在洛水邊與老朋友告別,而囌州的新朋友們正熱情迎接。 我這個越地的旅人憂慮不淺,懷中袖裡藏著珍貴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劉禹錫在年末離開洛陽前往囌州的情景。詩中,“嵗杪風物動”一句,既點明了時間,又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後文通過“兔園”、“金穀”等詞,展現了洛陽的繁華與宴會的盛況。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洛陽故人的依依不捨,以及對囌州新生活的期待與憂慮。結尾的“懷袖有瓊英”則巧妙地以珍貴的詩篇作爲情感的寄托,表達了詩人對未來旅程的深思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