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危樓:高樓。
  • 灞橋:橋名,在長安東,古人送客至此,常折柳贈別。
  • 攀折:拉斷、折取。

繙譯

柳枝高高地拂過高樓又低低地拂過塵土,在灞橋上被頻繁地攀折。想到這其實是一棵無情的樹,它不懂得迎接人而衹是送人。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眡角描寫了楊柳枝。詩的前兩句通過“高拂危樓低拂塵”生動描繪出柳枝的搖曳之態,以及“灞橋攀折一何頻”寫出了人們在灞橋頻繁折柳送別的情景。後兩句則充滿了感慨和思索,說它是無情樹,不會迎人衹送人,賦予了楊柳一種別樣的品性,令人廻味。詩人巧妙地將人的情感寄托在楊柳枝這一形象上,表意含蓄而深刻。全詩簡潔流暢,意境深遠。

裴說

五代時桂州人。少逢唐末亂世,奔走江西、湖南等地,自嘆“避亂一身多”,識者悲之。屢行卷,久不第。至哀帝天祐三年,方以狀元及第。後梁時,累遷補闕,終禮部員外郎。與弟裴諧皆有詩名,詩風近賈島,苦吟有奇思。有集。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