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西山施肩吾舊居

· 齊己
大志終難起,西峯臥翠堆。 牀前倒秋壑,枕上過春雷。 鶴見丹成去,僧聞慄熟來。 荒齋松竹老,鸞鶴自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峯:指西邊的山峯。
  • 臥翠堆:形容山峯被翠綠的植被覆蓋,如同堆積的翠玉。
  • 倒秋壑:形容牀前的景象如同秋天的深谷,可能指牀前的地勢低窪或景色蕭瑟。
  • 過春雷:形容枕上聽到的聲音如同春天的雷聲,可能指春雷的響亮或春天的生機。
  • 鶴見丹成去:指仙鶴看到煉丹成功後飛走,象徵着道士修煉成功,仙鶴隨之飛昇。
  • 僧聞慄熟來:指僧人聽到栗子成熟的聲音而來,可能指僧人聞聲而至,或象徵着僧人的修行與自然的和諧。
  • 荒齋:指荒廢的僧舍或道觀。
  • 鸞鶴自裴回:指鸞鶴自在地徘徊,裴回即徘徊。

翻譯

我那宏大的志向終究難以實現,如今我躺在西峯之上,被翠綠的山色所包圍。牀前的景象如同秋天的深谷,而枕上則傳來春天的雷聲。仙鶴看到煉丹成功後飛走了,僧人聽到栗子成熟的聲音也來了。在這荒廢的僧舍中,松竹已經老去,而鸞鶴卻自在地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西峯的翠綠、牀前的秋壑、枕上的春雷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同時,通過仙鶴飛昇、僧人聞聲而至等意象,暗示了詩人對修行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感悟。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