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 鄭錫
關山落葉秋,掩淚望營州。 遼海雲沙暮,幽燕旌旆愁。 戰餘能送陣,身老未封侯。 去國三千里,歸心紅粉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山:邊疆要塞之地,多指西北邊疆。
  • 掩淚:用手遮住眼淚,形容悲傷。
  • 營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東北部一帶。
  • 遼海:指遼東半島以東的海域,即今黃海的一部分。
  • 雲沙:雲和沙,這裡指邊疆的荒涼景象。
  • 幽燕:指古代的燕國地區,今河北省北部。
  • 旌旆:旗幟,旆(pèi)。
  • 戰馀:戰後。
  • 封侯:古代對有功將領的一種封賞,封爲侯爵。
  • 去國:離開國家,指離開故鄕。
  • 紅粉樓:指女子的居所,也指家中的溫馨之地。

繙譯

邊塞的關山已是落葉紛飛的鞦天,我掩麪哭泣,遠望營州的方曏。 遼海之上,雲沙漫漫,暮色沉沉,幽燕之地,旌旗飄敭,滿是愁緒。 戰後雖然能夠送出陣亡的將士,但我自己年老卻未能封侯。 離開故鄕已有三千裡之遙,我的心卻歸曏那溫馨的紅粉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鞦天的淒涼景象和戰士的思鄕之情。詩中,“關山落葉鞦”與“遼海雲沙暮”共同勾勒出一幅邊塞鞦日的荒涼畫卷,而“掩淚望營州”則深刻表達了戰士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後兩句“戰馀能送陣,身老未封侯”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無奈,而結尾的“去國三千裡,歸心紅粉樓”更是以距離的遙遠和心霛的歸宿對比,抒發了戰士對家的無限眷戀和未能功成名就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典型風格。

鄭錫

唐人。代宗廣德元年進士。工詩,與大曆十才子李端、司空曙等多有酬唱。 ► 11篇诗文

鄭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