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書懷

· 齊己
涼多夜永擁山袍,片石閒欹不覺勞。 蟋蟀繞牀無夢寐,梧桐滿地有蕭騷。 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破落西窗向殘月,露聲如雨滴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袍:指山間的衣袍,比喻隱居山林的生活。
  • 片石:指小石塊,這裏形容坐在石上。
  • 閒欹:閒適地倚靠。
  • 蟋蟀:一種昆蟲,常在夜間鳴叫。
  • 夢寐:睡眠。
  • 梧桐:一種樹,葉子大,秋天落葉。
  • 蕭騷:形容風聲或落葉聲。
  • 樂道:樂於追求道德修養或學問。
  • 五字:指五言詩,這裏指詩作。
  • 破落:破舊不堪。
  • 蓬蒿:指野草。

翻譯

秋夜涼意深重,我長久地擁着山間的衣袍,閒適地倚靠在石塊上,不覺疲倦。蟋蟀圍繞牀邊鳴叫,使我無法入眠,梧桐樹的落葉滿地,風聲和落葉聲交織,顯得格外淒涼。我一生熱愛追求道德和學問,我的五言詩作,每當遇到人時,其價值總是被高度評價。破舊的西窗對着殘月,露水的聲音像雨滴一樣落在野草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自信。詩中「涼多夜永擁山袍」和「片石閒欹不覺勞」表達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享受,而「蟋蟀繞牀無夢寐」和「梧桐滿地有蕭騷」則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襯托內心的孤寂和思緒的紛亂。後兩句「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顯示了詩人對道德修養和詩歌創作的執着追求,以及對自己作品價值的自信。最後兩句「破落西窗向殘月,露聲如雨滴蓬蒿」則以淒涼的景象收尾,增添了詩歌的哀愁氛圍。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