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孫魴秀才

· 齊己
郡樓東面寺牆西,顏子生涯竹屋低。 書案飛颺風落絮,地苔狼藉燕銜泥。 吟窗晚憑春篁密,行徑斜穿夏菜齊。 別後相思頻夢到,二年同此賦閒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顏子:指孔子弟子顏回,這裏比喻孫魴。
  • 生涯:生活,一生的事業。
  • 書案:書桌。
  • 飛颺(yáng):飛揚,飄揚。
  • 風落絮:風吹落的柳絮。
  • 地苔:地面上的苔蘚。
  • 狼藉:雜亂無章的樣子。
  • 燕銜泥:燕子用嘴銜泥築巢。
  • 春篁:春天的竹子。
  • 行徑:小路。
  • 夏菜齊:夏天的蔬菜長勢整齊。
  • 二年同此賦閒題:兩年間都在寫這些閒適的詩題。

翻譯

在郡樓的東面,寺牆的西邊,孫魴的生活簡樸,住在低矮的竹屋裏。書桌上的紙張隨風飄揚,如同風中落下的柳絮,地上的苔蘚雜亂無章,燕子銜泥築巢。在傍晚時分,我在吟詩的窗邊倚靠着,春天的竹子茂密,小路斜穿而過,夏天的蔬菜長得整齊。分別後,我頻繁地夢見你,兩年間我們都在寫這些閒適的詩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孫魴簡樸的生活環境和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對孫魴居住環境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其清貧而寧靜的生活狀態。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兩人共同的文學追求。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詩人齊己的文學風采。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