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奎,腰細頭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繞鞋生,外屏七烏奎下橫。
屏下七星天溷明,司空左畔土之精。奎上一宿軍南門,河中六個閣道形。
附路一星傍道明,五個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奎(kuí):二十八宿之一,屬於西方七宿。
- 外屏:星名,位於奎宿附近。
- 天溷(hùn):星名,意爲天上的厠所,位於奎宿下方。
- 司空:古代官職名,此処指星名,位於奎宿附近。
- 閣道:星名,位於奎宿上方。
- 附路:星名,位於閣道附近。
- 王良:星名,位於奎宿附近。
- 策:星名,位於王良星附近。
繙譯
奎宿,腰身細小頭尖似破鞋。十六顆星星圍繞著鞋形生成,外屏七星在奎宿下方橫列。 外屏下方七星名爲天溷,清晰可見,司空星在其左側,象征土的精華。奎宿上方有一顆星名爲軍南門,河中六個星形成閣道的形狀。 附路星一顆,靠近道路明亮,五個吐花的星是王良星,王良星上方最近的一顆名爲策。
賞析
這首作品以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描繪了奎宿及其周圍星躰的分佈和特征。通過“腰細頭尖似破鞋”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奎宿的形狀,而“一十六星繞鞋生”則進一步以鞋爲中心,描繪了周圍星躰的環繞狀態。詩中提到的各個星名,如外屏、天溷、司空等,不僅展示了作者對星象的熟悉,也反映了古代天文學的知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晰,既是對天文的描述,也是對自然美的贊美。
王希明
唐時人,號丹元子,又號青羅山布衣。玄宗開元年間以方技爲內供奉,待詔翰林。嘗奉命編《太乙金鏡式經》。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該書七言,有韻,系我國古代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星官之天文學重要著作。首創將整個天空劃分爲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個天區。每區包含若干星官、數量、位置。
► 32篇诗文
王希明的其他作品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 北極紫微宮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