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

不踐名利道,始覺塵土腥。 不味稻粱食,始覺精神清。 羅浮奔走外,日月無短明。 山瘦鬆亦勁,鶴老飛更輕。 逍遙此中客,翠發皆長生。 草木多古色,雞犬無新聲。 君有出俗志,不貪英雄名。 傲然脫冠帶,改換人間情。 去矣丹霄路,向曉雲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洗心:淨化心靈,指通過修行或反思來淨化內心。
  • 不踐:不踏足。
  • 名利道:追求名利的道路。
  • 塵土腥:比喻世俗的污濁和不潔。
  • 稻粱食:指普通的食物,這裏比喻平凡的生活。
  • 精神清:精神上的純淨和清醒。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這裏泛指山林。
  • 奔走外:在外奔波。
  • 日月無短明:日月不會因爲人的奔波而變得不明亮,比喻自然界的恆常不變。
  • 山瘦鬆亦勁:山雖然顯得瘦削,但松樹依然堅韌。
  • 鶴老飛更輕:老鶴飛翔時反而更加輕盈。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翠發:指頭髮依舊翠綠,比喻青春常駐。
  • 出俗志:超脫世俗的志向。
  • 脫冠帶:脫去官帽和腰帶,比喻放棄官職和世俗的身份。
  • 丹霄路:通往天界的道路,比喻追求高遠理想的途徑。
  • 向曉雲冥冥:面向黎明,雲霧朦朧,形容清晨的景象。

翻譯

不踏足追求名利的道路,纔開始感覺到世俗的污濁。 不貪戀平凡的食物,纔開始感受到精神的純淨和清醒。 在山林間奔波,日月依舊明亮無缺。 山雖瘦削,松樹卻堅韌;老鶴飛翔,反而更加輕盈。 在這裏自由自在的客人,頭髮依舊翠綠,彷彿長生不老。 周圍的草木都帶着古老的色彩,雞犬的聲音也未曾改變。 你有着超脫世俗的志向,不貪圖英雄的名聲。 傲然脫去官帽和腰帶,改變了對人間情感的看法。 去往通往天界的道路,面向黎明,雲霧朦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超脫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通過對比世俗與山林生活的不同,詩人強調了精神上的淨化和自由的重要性。詩中的自然景象如「山瘦鬆亦勁,鶴老飛更輕」寓意着堅韌和輕盈的精神狀態,而「逍遙此中客,翠發皆長生」則描繪了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即心靈自由、青春永駐。最後,詩人以「去矣丹霄路,向曉雲冥冥」作爲結尾,表達了對高遠理想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徹底告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

司馬退之

玄宗開元間道士。事蹟見《唐詩紀事》卷二三。《全唐詩》存詩1首。 ► 1篇诗文